

1.自尋煩惱;自招災殃。
①涂著硝的紙,容易燃燒,多用做火煤兒。②〈方〉迷信的人祭奠死人時燒的紙。
1.用涂著硝的紙條搓成的引火物。
1.用火烘烤。
1.見"火生蓮"。
1.報火警的鐘。
供引火用的火◇革命的~。
1.見"火洲"。
1.舊時有火攻裝備的戰船。
1.亦作"火州"。
2.傳說南海古地名。
3.泛指南方炎熱地方。
4.古地名『時為高昌壁,唐時為高昌縣,宋元時為高昌回鶻國都。吐魯番所得突厥文寫本作qoco,其地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之哈剌和卓城(karakhoja)。
1.即火齊珠。
1.劍飾。劍首以火珠為飾,故稱。
1.猶言火樹銀花。
引起火災的人家。
1.即火筷子。
〈方〉火筷子。
1.古代火攻用的一種武器。
1.焚毀敵方運輸中的后勤物資。
1.古代軍隊中低級軍官的一種名稱。
1.秋天;秋日的天空。
1.火神。
1.取火工具。
1.猶火耕。
古代兵制十人為一火,火長一人管炊事,同火者稱為火伴,現在泛指共同參加某種組織或從事某種活動的人,寫作伙伴。
1.同伙自相拼殺。
1.舊稱船舶上掌管羅盤的人。
1.聚伙為惡的黨徒。猶團伙。
1.猶盛多。
1.同"伙繁"。
1.繁多。
同‘火夫 ’②。
1.盛多。
①合作的人;伙伴(多用來當面稱對方)~,咱得加快干。②舊時指店員或長工當年我在這個店當~。
1.伙伴,相與共事的人。
2.對同輩人或同伴的稱呼,猶言伙計。
1.結伙抵賴。
1.即火器。舊時指槍炮等武器。
跟別人合在一起(做事)老王~幾個退休工人辦起了農機修理廠。
1.舊指軍隊中燒飯的人。
1.嘆詞。表示驚羨。
2.謂盛多。
1.清代湘軍﹑淮軍中的伙頭軍。
1.結伙共事的朋友。
2.舊時稱店員。猶伙計。
1.結成伙的盜賊。
伙蘑鬯們是一~。
1.寄留。
1.見"過謫"。
1.流駛;很快地過去。
1.別人用過的物品。因經過他人轉賣,故稱。
1.傳遞書信。
1.越過江河。
2.褻語。指男女交合。
3.讓水通過。
1.用涼水浸過的煮熟的面條。
1.宋代向行商販運貨物征收的一種商稅。
2.指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