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咨且"。
1.猶漆書。
1.墨的一種。原料之一是油漆熏燒后產生的煙灰,故名。
1.漆沙硯。
1.古地名。戰國時莊周為吏之處。其地一說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北;一說在今山東省菏澤市北;一說在今安徽省定遠縣東。又或以為"漆園"非地名,莊周乃在蒙邑中為吏主督漆事,蒙在今商丘市北。
2.指莊子。
1.指莊子。
1.涂漆棺材的異稱。
1.傳說用漆做的燭。
1.猶漆器。
1.深谷。
1.似玉的美石。
2.臺階。磩,通"砌"。
1.亦作"祇石"。
2.次于玉的美石。
1.神話中的一種獸名。居于北方冰下的土中。
1.兩足著地時重心偏于一邊。
1.行走不穩的小牛。
1.倚門。
1.單只的鞋。
1.宋時的一種雜稅。
1.倚門,緊挨著門。
1.單只的鞋。
1.一方抵撐,一方拉引。拼搏爭持貌。
1.踦,單數;偶,雙數。比喻參差不齊。
1.偏頗;片面。
1.行走困頓貌。
1.行走困難貌。
1.一只腳;殘缺。喻指殘缺不全的器物。校,通"骹",器物的腳。
1.跛足母羊。
1.運氣不好;倒霉。
1.偏重。
1.路面高低不平。
2.借指崎嶇之路。
3.比喻處境困難。
1.慢吞吞地。
1.見"蹊蹺"。
1.道路。
1.山路上的石級。
1.山谷。
1.猶踐踏。
1.見"蹊徑"。
1.狹路;小路。
1.見"蹊田奪牛"。
1.亦作"蹊躥"。
2.奇怪;可疑。
3.花樣;奧妙。
4.不平正。
1.猶崎嶇。
1.見"蹊隧"。
1.亦作"蹊遂"。亦作"蹊?"。
2.小路。
3.門徑,門路。
1.指桃子。語出《史記.李將軍列傳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踐踏田禾。
1.《左傳.宣公十一年》"抑人亦有言曰'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后以"蹊田奪牛"指罪輕罰重,從中謀利。
1.小道。
1.猶險要。
2.比喻要害。
1.行跡,蹤跡。
1.指小路。
1.頭發蓬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