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床帳前幅的上端所懸之橫幅。上有繪畫或刺繡,用為床帳的裝飾。俗稱帳檐。
2.元人稱舞臺臺幔。
3.帳簿上的錢物數(shù)額。
1.小字。
1.寒族。
①精制;精巧制作精工細作。②暗探;間諜細作探知,報過江東|你是個細作,不可輕饒。
1.退兵,撤走軍隊。
1.指兩國交界之地。即國境線。郄,通"隙"。
1.古代蜀地豪俠。
1.亦作"郄桂"。
2.見"郄詵丹桂"。
1.《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晉文公﹞作三軍,謀元帥。趙衰曰'郄縠可。臣亟聞其言矣,說《禮》《樂》而敦《詩》《書》……君其試之!'乃使郄縠將中軍,郄溱佐之。"后世詩文常用"郄縠"比喻儒將。
1.亦作"郄曲"。
2.曲折,屈曲。
1.同"郄詵丹桂"。
1.亦作"郄詵丹桂"。
2.晉郄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見《晉書.郄詵傳》◇因以"郄詵丹桂"喻科舉及第,獲得功名。
1.見"郄詵高第"。
1.晉郄詵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郄詵傳》◇因以"郄詵高第"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1.亦作"郄詵桂"。
2.見"郄詵丹桂"。
1.亦作"郄詵榮"。同"郄詵丹桂"。
1.同"郄詵丹桂"。
1.亦作"郄詵枝"。同"郄詵丹桂"。
2.喻指科舉及第。
1.亦作"郄始"。
2.開始,初始。郄,通"隙"。
1.亦作"郄穴"。
2.孔穴。
3.中醫(yī)針灸名詞。指體內(nèi)氣血聚會于空隙處的重要穴位。見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jīng)》卷三。
1.亦作"郄枝"。
2.見"郄詵枝"。
1.睜眼怒視。
1.勤苦不休息貌。《孟子.滕文公上》"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將終歲勤動,不得以養(yǎng)其父母。"趙岐注"盻盻,勤苦不休息之貌。"一說,恨視貌。參閱宋朱熹集注。
2.恨視貌;怒視貌。
1.喜悅貌。
1.葛布的統(tǒng)稱。
1.古代覆蓋酒器的葛巾。
1.爭訟。
1.見"鬩墻"。
1.謂家庭內(nèi)部爭吵不和。誶帚,指婦女吵罵。
1.爭訟;爭論。
1.薄而小。
1.內(nèi)爭外侮。
1.亦作"舄鹵"。
2.含有過多鹽堿成分不適于耕種的土地。
1.有縫隙的墻壁。
1.亦作"?讎"。
2.仇恨。
1.空處﹐孔穴。
1.微小的誠意。常用作謙詞。
用特定的程序設(shè)計語言編寫的一系列微指令。在微程序控制的計算機中,一個機器指令分為許多步,每一步就是一條微指令,每條微指令執(zhí)行一個或幾個微操作。計算機執(zhí)行一條指令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執(zhí)行相應(yīng)的微程序的過程。
1.小毛病;小缺點。
隱含批評和不滿的話語不無微詞|頗多微詞|惟有揚頌無微詞。
1.委婉而隱含諷諭的言辭;隱晦的批評。
1.謂通達于細小之處。
1.猶微賤。
1.隱蔽或偏僻的小路。
2.謂微妙之道。
1.指嬰兒雙目稍具視力。
1.暗淡的燈光。
1.微微斜視。
1.微小的顆粒。
2.微小的過失或缺點。
1.玉上有微羞點或殘缺。亦喻微小的過失或缺點。
1.在很小的物體上進行雕刻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亦指這種雕刻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品。
1.猶言不單是,不僅僅。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