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氣悶難受。
1.上表文。
2.向帝王奏事的表文。
1.上奏。
1.猶奏蔭。
1.奏請裁決。
1.向帝王上書彈劾官吏的過失。
1.奏章的草稿。
1.上廁所。
1.元﹑明﹑清時在某些官署中設置的供差遣的官職。
1.唐宋時門下省所用文書之一種。
1.向帝王陳述意見﹑事宜。
1.向皇帝報告情況。
1.上床。
1.猶奏劾。
1.審案完畢向皇帝奏聞處罪意見。當﹐判罪。
運刀;操刀割物奏刀b145H唬小心著墨,大膽奏刀,為刻印之要訣。
1.書寫奏章的簡牘。
2.猶奏章。
1.臣屬當面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
2.文體名﹐"奏疏"與"對策"的并稱。
1.回答帝王的問話。
1.亦作"奏藁"。
2.奏章的草稿。
1.見"奏稿"。
1.奏陳﹐上奏。
1.行歌﹐獻歌。
1.見"奏功"。
1.謂從事演奏?!对姡笱牛`臺》"鼉鼓逢逢﹐蒙瞍奏公。"毛傳"公﹐事也。"朱熹集傳"聞鼉鼓之聲﹐而知蒙﹑瞍方奏其事也。"一說﹐猶唱歌。高亨注"公﹐當讀為頌。頌﹐歌也。奏頌﹐即唱歌。"
1.亦作"奏工"。收效;成功。
2.將功績上奏朝廷。
1.上奏章檢舉。
2.指代監察官員。
1.取得成績;建立功績。
1.向朝廷報送計簿。
1.漢時向公府等長官陳述意見的文書。
2.用書面向公府等長官陳述意見。
1.見"奏技"。
1.亦作"奏伎"。
2.表演技藝。
1.舉奏升堂之樂?!对姡添灒恰?湯孫奏假﹐綏我思成。"鄭玄箋"假﹐升……湯孫大甲又奏升堂之樂弦歌之。"一說﹐假為"徦"之假借;徦﹐至也。"奏假"乃祭者致神之謂。見馬瑞辰通釋。
1.漢時向州郡長官陳述意見的文書稱"奏箋"。
1.猶奏蔭。
2.上奏朝廷﹐薦舉官員。
1.報請皇帝獎賞。
1.上奏章揭發。
1.向帝王報捷。
2.戰爭獲勝。
1.奏請帝王裁決。
1.將葬之際,以柩載車上行祖祭之禮。
1.奠祭送葬。
1.祖宗的法則。
1.祖輩手澤。用指先人遺物。
2.指祖先的恩澤。
3.地名。春秋戰國時為燕地。
1.祭奠,祭獻。
1.猶祖居。祖傳房舍。
道旁設帳餞行東門祖帳,送子還鄉。也指送行的酒筵燕生設祖帳,情義殷渥。
1.祖父的友執。
1.謂祖父或祖先所任的官職。
1.指帝王祖宗規定的制度。
1.古代傳說中的十洲之一。
1.老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