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議事規則。
1.兇神。
1.中醫學名詞。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以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怒恐懼不節傷志為七傷。同書又指生殖系的七種疾病"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萎,三曰里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臨事不濟。"喻嘉言則以《金匱要略》之食傷﹑憂傷﹑飲傷﹑房屋傷﹑饑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為七傷。
1.古代燕樂中的商聲七調。
1.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亂不安。
1.形容無所適從或心神不定。
2.形容零落不齊或紛亂不齊。
3.七之上,八之下。猶言中等,還過得去。
1.同"七嘴八舌"。
1.指室﹑堂﹑庭﹑門﹑巷﹑術﹑野七處所。
1.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縷。
1.見"七死七生"。
1.指五音及二變。古依十二律高下的次序,定宮﹑商﹑角﹑征﹑羽﹑變宮﹑變征為七聲◇世樂工多用簡號,即合(近世作和)﹑四﹑乙﹑上﹑尺﹑工﹑凡。
1.指傳說中的黃帝﹑方明﹑昌寓﹑張若﹑謵朋﹑昆閽﹑滑稽七人。
2.指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
3.指唐代的肅宗﹑代宗﹑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七位君主。
4.道家指高圣玉帝君等七位上仙。
5.佛教以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慧解脫﹑俱解脫七品修行階次為七圣。乃見道后的修行階次。見《俱舍論.分別賢圣品》。
1.宋時百戲中的一個節目。
1.古以為天地陰陽五行之成數。亦用以表示數量多。
1.神魔小說《西游記》寫孫悟空神通廣大,有七十二般變化的本領◇以七十二變化形容詭變多端。
1.道教稱北斗叢星中有七十二個地煞星,《水滸傳》因以附會梁山泊中的七十二個頭領。
1.指上古到泰山封禪的君主。相傳上古到泰山封禪者有七十二君。見《史記.封禪書》引管仲語。
1.道家謂人世間七十二處神仙所居之地。
1.河北省境白河支流,相傳有七十二沽,其在天津者有二十一沽,故亦以借指天津。
一年的總候數。氣象上規定五天為一候。一年365天,理應分為七十三候,但為了與月、旬配套方便起見,將每月的26日至月底(無論大月、小月)算為一候,故一年為七十二候。
1.對孔子門下才德出眾的學生的美稱。
1.對各種行業的通稱。
1.傳說曹操怕死后被人發掘墳墓,在漳河一帶造了七十二個疑冢。
1.指明末參加滎陽大會的農民起義軍各部。《明史.流賊傳.李自成》"﹝崇禎﹞八年正月大會于滎陽。老回回﹑曹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及迎祥﹑獻忠共十三家七十二營,議拒敵,未決。"
1.指孔子門下才德出眾的七十二個學生。見《史記.孔子世家》。
1.謂多次鉆龜占卜。古代占卜者鉆灼龜甲,使兆坼見于表面以定吉兇。
1.鴇的異名。
發展中國家為擺脫發達國家的經濟控制和剝削,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組成的國際性組織。因1963年形成初期有七十七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故名。1964年第一屆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這些國家聯合發表《七十七國聯合宣言》。雖然后來成員擴大到一百多個國家,但仍用現名。其宗旨是,在參加全球性國際經濟會議前,成員國協調立場,共商對策,表達發展中國家的共同愿望。
1.形容嘮叨不已。
1.指伊尹說湯事。
2.指孔子游說諸侯各國事。
1.同"七十二子"。
2.七十,舉其成數。
1.猶言七十二鉆。七十,舉其成數。
1.佛教語。法相宗謂從根本識中派生的七種精神和感覺現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稱七轉識。
1.古代樂論,以十二律中的黃鐘﹑林鐘﹑太簇為天地人之始;姑洗﹑蕤賓﹑南呂﹑應鐘為春夏秋冬之始,合稱"七始"。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律歷.七始》。
2.作為樂曲名。
1.指孫﹑曾孫﹑玄孫﹑來孫﹑晜孫﹑仍孫﹑云孫。《爾雅.釋親》"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孫,晜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云孫。"
1.指谷米市﹑衣服市﹑眾香市﹑飲食市﹑花鬾市﹑工巧市﹑淫女市七種市場。泛指繁華的集市。
1.古代治國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覲﹑會同﹑賓客﹑軍旅﹑田役﹑喪荒。
2.指天﹑地﹑民與四時之務。
3.唐代武官隨身佩帶的七件東西。指佩刀﹑刀子﹑礪石﹑契苾真﹑噦厥﹑針筒﹑火石。
4.同"七件事"。
1.亦作"七事子"。亦作"七事家"。
2.猶言七處,七塊。
1.見"七事兒"。
1.指人體的頭﹑胸﹑腹和四肢。
1.見"七事兒"。
1.動作忙亂貌。
2.眾人一起動手貌。
3.形容頭緒﹑支節很多。
4.形容手和腳多。
1.形容慌張亂闖。
1.宋元豐間頒行的武學生應試必讀的七種兵書。即《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黃石公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又稱"武經七書"。
1.指國君駕馭群臣的七種方法。
2.指越大夫文種教句踐伐吳的七種策略。
3.指鬼谷子用兵七法。即威神﹑養志﹑實意﹑分威﹑散勢﹑轉圓﹑損兌。
1.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1.即七弦琴。
1.形容思緒紛亂。
1.七種致死之道。
1.形容痛苦不堪或瀕臨死境。
1.亦作"七生七死"。
2.佛數謂小乘初果者,尚須往返天上人間,受七度生死,才能證得阿羅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