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腹瀉。
1.亦作"反北"。背叛。
2.違背;相反。
1.復歸本源或根本。指返歸本性。
2.指歸于自然。
3.返其所自出。
4.復歸農業。古代以農為本。
5.佛教指恢復人所固有的佛性。 6.違反根本。
1.蝮蛇的別名。
①兩個事物或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一方 發生變化,其另一方隨之起相反的變化,如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反而逐漸衰弱,就是反比。②把一個比的前項作為后項,后項作為前項,所構成的比和原來的比互為反比。如93和39互為反比。
兩個量(a和b),如果其中的一個量(a)擴大到若干倍,另一個量(b)反而縮小到原來的若干分之一,或一個量(a)縮小到原來的若干分之一,另一個量(b)反而擴大到若干倍,這兩個量的變化關系叫做反比例,記作a 。
1.在背后合襟的短衣。
2.在門外閉門。
1.退還璧玉。
2.謂不受別人的饋贈為反璧。
1.方言。猶反撲。
1.回家取武器。
2.叛軍。
1.猶言反抗;抵抗。
說出自己的理由,來否定別人跟自己不同的理論或意見。
傳說雛烏長大后,銜食喂母烏。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之情。
〈書〉①(身體)翻來復去,形容睡臥不安輾轉~。②不順從;不安定~之民。③反復無常天命~。
1.指懷有二心的人。
①照片、底片或景物等黑白對比的差異。②指人或事物優劣、美丑等方面對比的差異今昔對比,~強烈。
跟正常的情況不同天氣~ㄧ態度~ㄧ~現象ㄧ~心理。
少數物質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升高時體積反而縮小的現象。如水在0~4°c范圍內當溫度升高時體積反而縮小。即在4°c時水的密度最大。冬天0°c的水浮于水面凝結成冰,而4°c的水卻沉于水底。銻、鉍等少數物質在熔點以上的某一溫度范圍內也有反常膨脹現象。
也稱異常行為”。由于情景因素的刺激,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和生理上的障礙而表現出來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各種變態或病態行為、神經官能癥、精神病以及一個社區或整個社會上出現的反社會行為等。
1.獻城投敵。
1.猶食言。
與沖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1.還俗。
①偶蹄類的某些動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細細咀嚼,然后再咽下。通稱倒嚼(dǎojiào)。②比喻對過去的事物反復地追憶、回味。
1.偶蹄類的某些動物。這類動物有的胃分為四個部分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皺胃,食物咽下后先入瘤胃再入蜂巢胃,然后回到口中細細咀嚼,再入重瓣胃,最后入皺胃,如牛﹑羊﹑鹿;有的胃分為三個部分,重瓣胃和皺胃合而為一,如駱駝。
戲曲演員臨時扮演自己行當以外的角色。
1.見"反唇"。
受到指責不服氣而反過來譏諷對方(《漢書 ·賈誼傳》原作‘反唇而相稽’,稽計較)。
1.見"反唇相稽"。
1.猶轉告。
2.反復敘說之辭。如《楚辭》中的"亂曰"﹑荀子賦中的"小歌"。
3.謀反的供辭。
1.反穿毛皮衣。舊稱我國北方少數民族為反毳者。
①壓緊的彈簧彈回;運動的物體遇到障礙物后向相反的方向彈回。②比喻價格、行情回升股市~。
用于攔截敵方戰略彈道導彈的導彈。多與目標預警、目標識別與引導以及指揮控制通信系統等構成防御戰略彈道導彈武器系統。一般采用核裝藥,利用核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中子流和γ射線等摧毀敵彈道導彈。也有非核裝藥的碰撞式反彈道導彈導彈。
反而讓他走慢點兒,他~加快了腳步 ㄧ好心幫助他,~落下許多埋怨。
1.違反正道。
2.還歸正道。
3.古代帝王舉行祭天禮,事先修整道路,把新土翻到面上,稱為反道。
1.違背事物的準則。
2.恢復原來的德政。
電路中存在的跟外加電壓方向相反的電動勢。如電動機轉動時,電樞線圈中所產生的與外加電壓方向相反的感應電動勢。電解槽在工作時也存在反電動勢,對電解槽所加電壓必須大于其反電動勢才能使電解槽正常工作。
1.坫,土筑的平臺。互相敬酒后,把空酒杯放還在坫上,為周代諸侯宴會時的一種禮節。
2.外向室。
指相反的觀點、言論唱~。
1.猶反咬。
反對進步、反對革命事業的集團或分子。
恩格斯作于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從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三方面批判杜林對馬克思主義的變革”,系統闡述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基本理論。
不贊成;不同意~侵略ㄧ~平均主義ㄧ有~的意見沒有?
毛澤東1930年5月為反對紅軍中的教條主義而寫。原名《調查工作》。編入《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從認識論高度第一次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就是解決問題”的論斷。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線”的概念。強調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基本原則。
某些國家中的在野黨。
同一個屬概念下兩個外延互相排斥、外延之和小于其屬概念的外延的概念。如動物”和植物”就是反對概念,因為它們的外延互相排斥,其外延之和小于其屬概念生物”的外延。
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的兩個判斷。如邏輯學是無用的”和邏輯學是萬能的”就是反對判斷。對于反對判斷,可以由一個判斷之真推出另一個判斷之假,但不能由一個判斷之假推出另一個判斷之真。
又稱逆對數”。如果正數n的對數為b,則稱n為b的反對數,記作n=log-1璦b(a>0,a≠1)。反對數就是由已知對數b去求出相應的真數n。
1.語出《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意謂你怎樣對待人家,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拿破侖執政時期,英國和歐洲主要封建國家結成的武裝干涉法國的反動同盟。從1793-1815年間,前后共有七次,最終拿破侖戰敗退位。
1.慎重﹑和善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