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稱人年齡的敬詞。
1.太陽落下去。
1.見"日上三竿"。
1.太陽的顏色。
2.日光。
3.指日影。
4.猶天色。借指時間。
1.每天的膳食。
1.太陽升起來離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鐘。多用以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南齊書.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
1.即中暑。由長時間受烈日的照射或室內(nèi)溫度過高﹑不通風(fēng)引起。癥狀是頭痛,耳鳴;嚴重時昏睡,痙攣,血壓下降。
1.太陽照射到地面上的光線與地面所成的角。
1.一天超過一天。形容事物發(fā)展的程度越來越加深或越來越嚴重。
1.一天比一天謹慎。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1.旭日冉冉上升,月亮漸漸盈滿。比喻事物興盛發(fā)展。語出《詩.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毛傳"恒,弦;升,出也。言俱進也"。鄭玄箋"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常用為祝頌之詞。
1.每天考察或省視。
2.每天自我反省。語出《論語.學(xué)而》"吾日三省吾身。"
1.見"日省月試"。
1.每天每月進行考核。
1.天天反省,月月修身。
1.落日西斜。
1.日期與時辰。
2.泛指日子,時間。
3.猶及時,適時。
4.猶時常,時時。
1.日食。
地球上所見到的月球遮沒太陽的一種天文現(xiàn)象。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當三者接近在一條直線上時發(fā)生。分全食、偏食和環(huán)食三種。全球每年最多可發(fā)生五次日食,最少也有兩次。
1.猶今之工資。
1.每天的飲食耗費上萬的錢。形容生活極其奢侈。語本《晉書.何曾傳》"﹝何曾﹞性奢豪,務(wù)在華侈。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于王者……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2.形容俸薪豐厚。
1.見"日食錢"。
1.猶天色。
1.以每天試寫萬言為驗;以一日寫上萬字的文章為考校。極言才氣橫溢,文思敏捷。
1.形容日光暗淡微弱。
1.一天誦讀好多書。五車,形容書多。
1.方言。垮;搞垮;糟蹋。
1.舊時祭日之處。在今北京市朝陽區(qū)朝陽門外東南。明嘉靖九年建。明清二代均于每年春分日遣官致祭,清制遇甲丙戊庚壬年由皇帝親祭。參閱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禮義.日月壇》﹑《清會典事例.禮部.中祀》。
1.太陽的本體。
1.日日警惕﹑戒懼。
1.方言。天。指一晝夜。只能與數(shù)詞連用。
1.佛教稱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也稱寶光天子﹑寶意天子。
1.日漸茍且怠惰。
2.日益衰弱。
1.太陽。
2.天;日子。
1.一天所做的事情。
2.謂太陽完整無缺。指朔日不發(fā)生日蝕。古代迷信認為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1.猶傍晚。
1.形容歲月不斷流逝。語本《易.系辭下》"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1.日交申時而食。指申時。
1.太陽。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
1.一天中沒有空閑的時間。形容非常繁忙,時間不夠用。
1.中午。
1.傍晚。語本《詩.王風(fēng).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2.朝夕;日夜。
1.日向西方。
2.指傍晚。
1.日日生長。
2.按日計算的利息。也稱日利。日息率按本金的萬分之幾表示,通常稱日息幾厘幾毫。如日息一厘,即本金千元,每日利息一角。
1.太陽落下去。
2.指太陽落下去的地方。形容遙遠。
3.指京都。古代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地為"日下"。
4.目前,目下。
5.即日,當天。 6.東方古國名。
1.京師沒有第二人可比。謂才能出眾。
1.方術(shù)的一種。謂采用日辰旺相的占卜方法來推測人事的吉兇。
1.一天天地削減分割。
1.一天天地損削縮減。
1.一天天一月月地銷熔﹑減損。
1.日日更新。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