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志向,志趣。
1.嘆息聲;抽咽聲。
1.嗟嘆聲。
1.第二道淘米水。
1.竹制的過濾器。與湖南所謂"瀝箕"相似,平口﹑大腹﹑圓底。
1.象聲詞。鳥鳴聲。
擬聲詞。形容雨、雪、風、落葉等的聲音雨聲淅瀝。
1.象聲詞。風聲。
1.象聲詞。形容雨﹑雪﹑風等的聲音。
1.象聲詞。形容雨聲。
1.猶言濕淋淋。
1.象聲詞。形容風聲。
1.淘米。
1.寒貌。
1.形容寒顫時毛發豎起。
1.象聲詞。細微的動作聲。
1.象聲詞。形容風聲。
1.象聲詞。風﹑雨聲。
2.象聲詞。物體擦動聲。
3.畏風貌。
1.象聲詞。似風雨而較細微的聲音。
1.象聲詞。輕細的擦動聲。
1.即《昔昔鹽》。樂府《近代曲》名。隋薛道衡作。"昔昔"是"夜夜"之意;"鹽"是"曲"的別名。內容寫女子懷念出征的丈夫。
1.指淘凈的米。
1.猶卑污。
1.沉淪;埋沒。
1.沉湎濁流。亦指流俗。
1.污濁;卑污。
2.指污濁之人或流俗。
3.軟弱;懦怯。
4.溽熱。
1.污穢貌。
2.猶涊然」出貌。
1.污濁。
1.薺菜的一種,莖梗上有毛。十字花科遏藍菜屬植物。種子或全草入藥,嫩苗作野菜。
1.南北朝時期,對江西九江﹑豫章一帶人的辱罵之詞。
1.譏諷;嘲笑。
2.遺棄;冷落。
1.古代傳說中的精怪名。
1.奴仆。
1.希望;期待。
1.煩惱;折磨。
2.戲弄。
3.疑惑。
4.猶僥幸。
1.南北朝時指江西九江﹑豫章一帶地區的口音。
1.南朝人譏稱江西九江﹑豫章一帶人的語音。
1.分別門類。
1.分辨事理。
1.連毛發也能清楚地分辨。形容析理入微。
1.光亮貌。
1.指白種人。
1.謂人膚色白凈。
1.指白種人。
1.明亮貌。
1.照耀。
1.見"犀仆"。
1.即犀毗。黃金帶鉤。
1.堅固的遮蔽物。
1.用犀角制的似璧的裝飾品。
2.墨的美稱。
1.對武將儀表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