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展效"。
1.薦舉賢良之士。
1.道路;通達的道路。
1.茂盛;旺盛。
1.執迷不悟;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1.見"遂迷不寤"。
1.于是,就。
1.薦舉賢能之士。
1.猶抒情。
2.徇情,曲從私情。
3.猶如意。
1.周代官名。地官之屬。掌管六遂的土地和人民。
2.即燧人。三皇之一。
1.謂按功賞賜。
1.猶養生。
1.墜失;廢弛。遂,通"墜"。
1.周代官名。地官之屬。佐遂人掌管政令戒禁。
1.石名。有消渴之效,可入藥。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三附錄諸石.遂石》。
1.成就事業;完成某事。
2.往事;已經完成的事。
3.獨斷專行;專斷。
1.安舒貌。
2.隨行貌。
3.茂盛貌。
1.謂顯示出內心的焦慮。
1.墜亡;廢弛。遂,通"墜"。
1.謂以往的錯誤。
1.展示威力。
1.飾偽,作假。
1.薦舉賢能之士。
1.稱心;合自己的心意。
1.見"遂心如意"。
1.見"遂心如意"。
1.猶言稱心如意。
1.猶言得心應手。形容運用自如。
1.通行;順適地進行。
2.實行;進行。
1.順應本性。
2.順適性情。
1.求利。
1.酒名。桑落酒的別稱。亦泛指酒。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四》"﹝河東郡﹞民有姓劉名墮者,宿擅工釀,采挹河流,醞成芳酎,懸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自王公庶友,牽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顧,思同旅語,索郎反語為桑落也。"按,索郎切,桑;郎索切,落。宋王洋《以面換祖孝酒》詩"若論本是同根物,妤遺桄榔換索郎。"明屠隆《彩毫記.脫靴捧硯》"憑雕檻,倚繡床,舞花奴,醉索郎。"一說,試鶯家多美酒,自己不善飲,時為宋遷索取,試鶯恒曰"此豈為某設哉?祇當索與郎耳!"因名酒曰索郎。見宋無名氏《真率筆記》。
1.見"索瑯瑯"。
1.金屬物振響的聲音。
1.復姓。
南北朝時,北朝人有辮發,南人對北人蔑稱索虜”。
1.猶索索。顫抖貌。
1.我國少數民族名。即鄂溫克族。分布在黑龍江省嫩江流域。民風剛勁,勇敢善戰。明以前稱為通古斯﹑雅庫特﹑清稱索倫。明末清初以"索倫部"統稱索倫﹑達斡爾﹑鄂倫春等族。參閱清西清《黑龍江外紀》三。
1.蕭條;冷落。
2.數落;責備。
3.慫恿。
索馬里的主體民族。另有少數分布在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吉布提等國。約684萬人(1985年)。講索馬里語。多信伊斯蘭教,但仍保持傳統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從事畜牧業、游牧業和農業,部分從事漁業。
1.求取米糧。
2.《漢書.東方朔傳》"臣朔饑欲死。臣言可用,幸異其禮;不可用,罷之,無令但索長安米也。"后因以"索米"稱謀生。
1.探索隱微。
1.見"索面"。
1.索取性命。
沒有生氣的樣子消沉索莫。
1.見"索莫"。
1.見"索莫"。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著名戰役。1916年英法聯軍為幫助凡爾登法軍的防御戰,在法國北部索姆河地區主動向德軍進攻。雙方出動大量飛機進行空戰。英軍首次使用坦克作戰。此役雙方兵力損失超過一百二十萬人。
1.挑選出來的好牛。
1.謂尋求對等。
1.索取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