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史記.秦始皇本紀》﹕"韓非使秦﹐秦用李斯謀﹐留非﹐非死云陽。"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云陽城在雍州云陽縣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宮在焉。"漢桓寬《鹽鐵論.毀學》﹕"李斯相秦﹐席天下之勢﹐志小萬乘﹐及其囚于囹圄﹐車制于云陽之市。"后世詩詞戲曲小說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
2.指云夢澤中高唐之臺。一說為"陽云"之誤。
3.古縣名。指今江蘇省丹陽市。
4.古縣名。故地即秦云陽邑『時改縣﹐屬左馮翊。
5.樹精。 6.秦程邈因罪而囚云陽獄。在獄中﹐增減大篆書筆畫﹐創為隸書﹐始皇善之﹐名其書曰隸書﹐定為八體之一◇因以"云陽"指稱隸字。
1.方言。捋。
1.亦作"抹殺"。亦作"抹煞"。
2.勾銷;掃滅。
也作抹煞”、抹c04c!?。硿蠅嬄?;完全去掉一筆抹殺|抹殺別人的成績|事實是抹殺不了的。
1.見"抹摋"。
1.猶抹殺。
1.謂用甜言蜜語哄騙。
1.猶言抹脖子。
1.擦掉。
1.猶言和稀泥。比喻無原則地調和或折中。
1.古代內衣的一種。多為婦女所服。有前片無后片,上可覆乳,下可遮肚,故稱。清代又稱肚兜。
1.想討好而結果落得沒趣。
1.圍裙式樣的工作服。
1.白吃,沾便宜。
1.用風月當菜肴。家貧無可待客的戲言。抹,細切;批,薄切。
2.謂吟嘯風月,清高自賞。
1.喻找死。
1.瓦工用來抹灰泥的器具。
1.猶下位。多指卑微的官位。
2.猶末界。
3.最后一班。
1.低級武官。
1.小才;微才。
1.小節,微不足道的操行。
1.下策。
1.制成細末的茶磚。
1.指手工業﹑商業。
1.謙詞。猶言朝廷的末席。
1.猶后塵。比喻別人之后。
1.春末。指農歷三月。
1.猶尾大不掉。比喻部屬勢力強大,難以駕馭。
1.后代子孫。
1.最底下。
1.末等。指低下的地位。自謙之詞。
1.謙詞。謂才調不高。
1.指具體的措施。相對于本數(根本的大道)而言。
2.引申為無關根本的小事。
利用炮彈自身的制導裝置和空氣動力裝置,在外彈道末端將彈丸導向目標的炮彈。有激光末端制導、紅外末端制導和無線電末端制導等。通常用于射擊遠距離的目標。
1.古代傳說中的國名。
1.些微的用費。
1.舊時對工匠的蔑稱。
1.不足道的功績。
1.佛教語。謂最后的供奉。
1.卑小的官。多為官吏的自謙之稱。
1.科舉時代考場的最后一間號房。
1.后來;最后。
1.卑小的官職。
1.四肢的疾患。
1.古指工商業。
2.不足道的技藝。
1.古指工商業。
2.謂不足道的技藝;小技。
1.猶末世。謂衰微的時代。
1.最后的一家。
2.指某些牌戲或賭博中的第四家。參閱清梁章巨《稱謂錄.賭.末家》。
1.前鋒部隊。
2.科舉制度,殿試錄取的等級稱甲。最低一等叫末甲。
1.見"末減"。
1.書籍的后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