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過甚,太過。
1.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通常建有二臺,上作樓觀,名曰闕。闕上連有飛檐罘羜者謂之連闕。
2.連延的城闕。
1.即通裙。
1.聚眾。
2.成群。
1.連累;牽連。
1.連年豐收。
連續擔任同一職務(多指由選舉而任職)連選~│~兩屆工會主席。
1.猶連袂。
1.衣襟相接而成帷帳。形容人多擁擠。
1.接連不斷。
1.謂日夜不停。
1.見"連日繼夜"。
1.語本《易.泰》"拔茅茹以其匯,征吉。"王弼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后因以"連茹"表示擢用一人而連帶起用其他人。
2.表示接連不斷。
1.絡腮胡子。
1.連續三次。
2.連接三物。
3.紙之一種。詳"連二"。
4.方言。一種并排有三個抽屜的老式桌子。
5.連忙,急忙。
1.同"連三接二"。
1.猶言接連不斷。
1.同"連三接二"。
1.同"連三接二"。
1.形容動作迅速。
1.古《易》名。
2.連綿的山嶺。
3.滿山。
4.見"連山眉"。
1.遠山眉。
1.形容數量多﹑規模大。
1.神農氏的別名。
1.即連衣裙。
1.連翹的別名。
2.指連翹之根。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連翹》。
1.一下子提升三級。形容官職升遷極快。
一聲緊接一聲~稱贊 │~答應。
1.猶連兵。
1.傳說中太陽運行途經山名。
1.見"連史紙"。
①臉的顏色~微紅ㄧ~灰白。②臉上表現出來的健康情況;氣色經過幾個月調養,他的~比過去好多了。③臉上的表情~溫和 ㄧ~陰沉ㄧ一看他的~,我就知道準是有什么好消息。
1.面頰之上。
2.猶言面子上。
1.方言。使人難堪的臉色。
1.臉上的神情。
1.洗臉水。
1.形容極端恐懼。
1.指鞋面子。
1.指泛在臉上的紅色。
1.相貌;面部的表情。
1.難為情;害羞。多指女子。
2.指情面不足;面子小。
臉的形狀~端正ㄧ長方~。也作臉型。
1.面孔的類型。
1.喻不講情面;不容易為感情所動。
1.嘴臉;面目。
1.脫粒用的農具。由一個長柄和一組平排的竹條或木板構成,用來拍打谷物,使子粒掉下來。
①練習寫作。②練習寫字。
1.訓練兵士,喂飽戰馬。謂作好戰斗準備。
1.白絹似的水波。
1.熟帛。謂煮練過的帛。
2.大帛。謂粗疏之繒帛。
1.指文才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