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鹽虀"。
1.古代帝王出行時﹐儀仗隊振動符節。警﹐通"驚"。
1.機警敏捷。
2.急馳貌。
①告誡人使注意改正錯誤。也作警誡。②軍隊為防備敵人的偵察和突然襲擊而采取保障措施~哨ㄧ加強~。
在洪水時期,江河、湖泊中的水位達到某一高程,必須開始警戒并準備防汛的水位。由當地防汛指揮機關規定。
1.警告勸戒。
簡練而涵義深刻動人的語句。
1.警戒恐懼。
1.警策絕倫。
1.發出很大的聲音﹐使昏憒的人警醒﹐耳聾的人感知。比喻用語言文字等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警察的力量(指人員多少)~不足。
1.見"驚勵"。
1.警慧秀麗。
1.亦作"警厲"。
2.告戒勉勵。
1.頸聯的別稱。此聯以變化能出新意為勝﹐故稱。
2.詩歌中字句精煉﹑含義深刻的一聯。
1.警策精煉。
1.報警用的鈴﹔亦指報警的鈴聲。
2.法庭上用以警眾的鈴。
1.用于警戒的崗樓。
1.因白露降臨而相警戒。相傳鶴性機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上﹐滴滴有聲﹐因即高鳴相警﹐移徙所宿處﹐慮有變害"。見《藝文類聚》卷九十引晉周處《風土記》◇因以"警露"作為詠鶴的典故。
1.戒慎擔憂。
1.警策的言論。
1.警戒巡邏。
1.猶警拔。
1.機警敏捷。
1.警拔遒勁。
1.警戒勸勉。
1.謂儆戒君王的缺失。
1.驚動擾亂。警﹐通"驚"。
1.指警察的外表﹑紀律﹑威儀等。
1.警戒完備。
1.警惕謹慎。
1.警察用來捆綁罪犯的繩子。
警戒世人,使醒悟~之作。
書名。清末陳天華著。寫于1903年,初刊于日本東京。該書以通俗的文字指出,在帝國主義的殘暴侵略和清政府的賣國政策下,中國已處于被瓜分的危境,呼吁人民群眾警醒起來,共同擔負起救國的責任。此書在當時影響很大,激勵了人民群眾的革命斗志。
1.警戒監視。
1.見"警察署"。
1.謂令人警覺戒懼。
1.嚴密戒備。
1.執行偵探破案工作的警察。
1.警告﹔警戒。頭﹐助詞。
1.警策透辟。
①用武裝力量實行警戒、保衛~連 。②指執行這種任務的人門口有~把守。
1.做警戒保衛工作的人。
1.危急的消息。
1.警訊。
1.指有關警察方面的事務。
①警覺領悟一番話使在座的人都有所警悟。②機警聰明這孩子年紀雖小,卻警悟過人。
1.猶振錫。謂僧人出行。警﹐通"驚"﹔錫﹐錫杖。
1.機警聰慧。
區分警察等級,表明警察身份的稱號和標志。在中國,武裝警察的警銜比照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設置,冠以武警”。其他人民警察的警銜設五等十三級(1)總警監、副總警監;(2)警監一級、二級、三級;(3)警督一級、二級、三級;(4)警司一級、二級、三級;(5)警員一級、二級。
1.猶警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