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敘述。
1.傳說中的水名。
1.在心神上領會。
2.指迎神賽會。
1.猶言融會貫通。
1.神靈的恩惠。
2.靈妙的智慧。惠,通"慧"。
1.形容精神飄忽。
1.形容極為向往﹑入迷。
2.心神不寧,失去常態。
1.形容寫作時想象力肆意馳騁。
1.形容精神飄忽。
1.猶靈火。
1.指可以啟閉開合的靈巧器械。
2.指織布機。
3.猶機運,時機。
4.神異的稟賦。
5.謂靈巧機變的謀略。 6.謂心神。 7.中醫指生命活動的主宰。
1.形容計謀陰險狡詐。
1.軍隊名。明代京城禁衛軍中三大營之一。較早使用火槍武器。清沿明制,于咸豐十一年閹旗滿洲﹑蒙古﹑漢軍及前鋒﹑護軍﹑步軍﹑火器﹑健銳諸營之精銳者充之。常守衛于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時亦扈從。
1.唐玄宗時馴雞小兒賈昌的綽號。據唐陳鴻《東城老父傳》載,賈昌,長安宣陽里人。唐玄宗出游,見昌弄木雞于云龍門道旁,遂召入為雞坊小兒。昌入雞群,如狎群小,壯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時,疾病之候,悉能知之。舉二雞,雞畏而馴,使令如人。開元十四年,昌衣斗雞服,會玄宗于溫泉,當時天下號為"神雞童"。時人為之語曰"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1.亦作"神跡"。亦作"神跡"。
2.神靈的事跡;靈異的現象。
1.見"神技"。
1.神妙的綱紀。
1.亦作"神伎"。
2.神妙的技藝。
1.即駿馬。
1.喻氣魄雄偉,志向遠大。
1.猶圣駕。皇帝車駕的美稱。
1.見"神奸"。
1.見"神奸巨蠹"。
1.指有勢力的奸狡惡人。
1.猶明察。
2.神明鑒察。
1.指清秀超逸的儀表。
1.神明的預見;高明的識見。
1.神奇的寶劍。
1.亦作"神鑒"。
2.英明的鑒察力。
1.衛矛的別稱。
1.甘露。
1.形容殘破毀壞達到極點。
1.古代傳說中指以魔力興風作浪的蛟龍。
1.猶言傻角。
2.巫師。
1.猶神速。
1.悟性過人。
2.謂不賴言傳而能意會。
1.祭祀時擺設供品的墊物。
1.神情氣度。
2.見"神襟"。
1.亦作"神衿"。
2.胸懷。
1.唐代大軫國所獻的一種精美衾被。
1.帝都;首都。
2.猶仙都。
1.謂神秘奧妙之典籍。
2.把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傳遞給各個器官,或把各個器官的興奮傳遞給中樞神經系統的組織。由許多神經纖維構成。
3.借指思想,思路。
1.神經系統的組織發生病變或機能發生障礙的疾病。
2.精神病的俗稱。
3.謂神經有點不正常‖有貶義。
研究神經系統疾病的一門醫學臨床科學。包括研究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疾病的病因、病理、癥狀、診斷和防治等問題。
1.指精神病。
2.謂精神和思慮迷糊不清,失去常態。
一組神經功能性疾病。癥狀多樣,但體征上卻無特殊表現。大多與精神因素有關。常見有神經衰弱、焦慮癥、癔癥、強迫癥、恐怖癥及疑病癥等。其中以神經衰弱及癔癥多見。
1.癥狀名。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神經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
2.泛指多疑,好大驚小怪。
1.神經纖維的末端部分,分布在各種器官和組織內,能感受外來刺激并傳遞給神經中樞,或把神經中樞的沖動傳達給各有關組織。亦以比喻非核心的部分。
1.一種神經活動機能失調的病,多由精神過度緊張引起。大多數病人有頭昏﹑腦脹﹑焦慮﹑失眠﹑精神不振﹑記憶力減退等癥狀。
2.以喻心理脆弱。
動物神經網絡的雛形。低等動物(如水螅)體內神經細胞及其突起交織成網狀,與全身各部分相聯系。體內某一部分受刺激后,興奮沿神經網傳布,引起全身反應。
1.神經系統的組成單位,每個神經原包括一個細胞體和從細胞體伸出的突起。周圍神經系統就是由這些突起從中樞神經系統延伸出來而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