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還是﹐抑或。
1.遺漏;漏掉。
1.脫落錯亂。
1.輕慢不拘。
2.脫去;省略。
1.脫掉;落下。
2.指文字遺漏。
3.猶輕慢;疏闊。
1.謂脫去粗衣﹐開始出仕。
1.指不識字的人經學習后脫離文盲狀態。
1.脫羽的通稱。
2.鳥獸身上的毛脫落。
3.指皮裘衣物質量差或保存不善﹐以致其毛脫落。
1.榫頭離開卯眼。喻事物脫節或失誤。
1.表示認罪。
2.表示恭敬。
3.形容豪放﹐無所檢束。
4.謂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等經過改造而改變成分。因為原來定成分稱為"戴帽子"﹐故云。
1.解悶。
1.脫身免禍或免罪。
1.謂脫逃得命。
1.亦作"脫繆"。
2.脫漏﹑錯誤。
1.見"脫謬"。
1.脫離患難。
1.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露出來。
1.喻去職。
1.用模子把泥制成土磚。
1.喻廢物。某些丸藥必須裹以蠟皮﹐脫落即無用處﹐故以為喻。
1.猶欺騙。
1.堤壩等水利建筑物的斜坡被水沖塌。
1.延誤預定的日期。多指期刊出版延期。
1.泄氣;沒有本事。
2.病名。中醫謂元氣耗損所致。
1.見"脫棄"。
1.翻刻﹐翻印。
1.唱走了調﹐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規矩。
1.猶開脫。使脫離干系。
1.逃走;擺脫。
2.脫掉。
1.脫掉。
1.《后漢書.方術傳上.王喬》"﹝王喬﹞為葉令。喬有神術﹐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帝怪其來數﹐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舃焉。乃詔尚方?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后用為高隱逃世之典。
1.舒適貌。多指疾病脫體。
2.超越尋常貌。
3.超脫無累。
1.中醫指墮胎后出血﹐面黃唇白。
1.倘若。
1.見"脫灑"。
1.由于受驚或害怕而失色。
2.用化學方法去掉物質原來的色素。
3.物品退色。
1.使柿子去掉澀味﹐通常是把它浸在溫水或石灰水里。其它去澀者亦有此稱。
1.方言。過于;太甚。
1.猶分飛。
1.抽身擺脫。
1.舊時傳說人或精怪死后﹐靈魂投胎轉生﹐稱為"脫生"。
1.失聲失氣。形容因悲恐話音失常。
1.靈魂脫離尸體﹐死亡的婉辭。
1.猶倘使。表示假設。
1.出手;離手。
2.指把貨物等售出。
1.南朝梁沈約曾用謝杋"好詩圓美流轉如彈丸"的話﹐來評王筠的詩﹐見《南史.王筠傳》◇因以"脫手彈丸"形容詩作圓轉流暢。
1.將貨物脫手售出。
1.病名。在嚴重嘔吐﹑腹瀉或大量出汗﹑出血的情況下﹐人體中的液體大量減少。其癥狀是口渴﹑皮膚干燥﹑眼球凹陷﹑尿量減少等。
2.物質失去水分。如結晶體失去結晶水﹐化合物中失去與水相當的氫氧原子等。
3.一種降低物料中水分的作業。有專用的脫水機械﹐如離心脫水機﹑濃縮機﹑過濾機﹑干燥機等。風干也是脫水的一種方法。
1.謂舞矛如風。
1.很像。
①脫離世俗,不沾染俗氣超凡脫俗|氣宇脫俗|脫俗文章笑鸚鵡。②指出家為僧、道剃發脫俗,不問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