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五種殘疾。
2.五種弊病。
1.謙遜貌。
1.謙虛謹慎﹑彬彬有禮的人。
1.謙恭屈己。
1.辭謝推讓。
1.謙虛謹慎。
1.謙虛退讓。
1.謙遜的人。
1.謙和仁慈。
1.謙虛平和。
1.謙虛柔弱。
1.謙虛謹慎。
1.謂因謙遜而掩飾真情。
1.謂謙虛會得到益處。
1.指漢文帝致南粵王趙佗書。其措詞委婉謙抑﹐故稱。
1.謙遜仁恕。
1.謙遜恭順。
1.謙恭莊敬。
1.謙恭恬淡。
1.謙讓﹔謙退。
1.《謙》《泰》均《易》卦名。《易.謙》﹕"《謙》﹐亨﹐君子有終。"孔穎達疏﹕"謙者﹐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則所在皆通。"爻辭有"九三﹐勞謙君子﹐有終吉。"《象》傳﹕"勞謙君子﹐萬民服也。"又《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象》傳﹕"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后遂以"謙泰"謂君主能禮賢下士﹑君臣同心相交。
1.客套。
1.敬稱他人對自己所下的品評。
1.謙讓。
1.謙讓。
1.猶謙和。
1.謙遜敬慎。
1.謙恭和悅。
1.謙遜﹐屈己待人。
1.謙遜地表示謝意。
2.謙辭。謙讓﹑推辭。
1.亦作"謙虛敬慎"。
2.虛心﹑恭順而慎重。
1.見"謙虛謹慎"。
1.猶謙弱。需﹐通"懦"。
1.謙遜溫和。
1.謙讓善良。
1.謂謙遜。《謙》《巽》均為《易經》的卦名。謙﹐謙虛;巽﹐遜讓﹐退讓。
1.謙虛儒雅。
1.謙虛話。
1.器皿用具。
2.兵器與農具。
3.專指武器或農具。
4.比喻人才。
5.才具,才干。 6.重用;使用。
1.才能謀略。
1.亦作"器?"。
2.度量;胸懷。
3.儀表;氣概。
1.形容氣概﹑風度不凡。
1.器重而厚待。
1.器局與風度。
1.猶器度。度量。
1.武器總稱。
2.特指棍棒之類。
3.指帝王所用的儀仗器具。
1.見"器仗"。
1.才識和志向。
1.《管子》中指寓賦役于農田的制度。
1.器局;資質;才識。
2.謂儀器設備。
1.看重;重視。
2.才能。
3.猶質樸,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