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泛指歐美和東亞﹑南亞﹑東南亞各國。
詩篇名。唐代高作。董大,一般認為是唐玄宗時的音樂家。詩共二首,前一首尤為著名,全文為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慰藉遠行的友人,語言質樸豪爽。末二句常被后人引用。
1.謂離開主力單獨執行特殊任務的部隊。亦特指武裝特務組織。
1.猶陪都。
1.江河的支流。
1.猶摔倒。
1.正屋之外的房舍。
1.正房以外的房子。
2.指妾。
1.分別;區分。
1.漢宮闕名。
2."列風"之訛。列,通"烈"。
1.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尚書大傳》有'別風淮雨',《帝王世紀》云'列風淫雨'。'別'﹑'列'﹑'淮'﹑'淫',字似潛移。'淫'﹑'列',義當而不奇,'淮'﹑'別',理乖而新異。"后稱用訛字以求新異為"別風淮雨"。
1.另外分封。
1.樂器名。鼓的一種。
1.別第。
1.辭職或免官歸里。
1.弱國。
1.疲憊耗損。
1.瘦弱。
1.教師為爭取實現某種要求或表示抗議而聯合停止教課。
1.疲敝到極點。
1.疲倦。
1.疲倦。
1.學生為實現某種要求或表示抗議而集體停止上課。
1.疲勞困苦。
1.疲勞;疲憊。
1.疲憊衰老。
1.疲困衰弱。
1.停止構筑壁壘。猶休戰。
1.免職的官吏。
1.猶算了。有表示容忍﹑不再深究之義。
2.表示遇到危難﹐無法解免。
3.指事情使人感到為難。猶言難住。
4.助詞。猶便了﹐就是了。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允諾語氣。
1.罷了。
1.猶罷市。停止營業。
1.老病殘疾﹐不能任事。
2.漢時已成丁而身材矮小者亦稱"罷癃"。
3.指駝背。《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躭者至平原君門,謂曰'……臣不幸有罷癃之病,而君之后宮臨而笑臣。'"司馬貞索隱"罷癃謂背疾,言腰曲而背隆高也。"一說,指跛足。
①也作疲癃”。肢體麻木或殘廢。②駝背不幸有罷癃之病。
1.疲敝困乏。
2.謂使疲勞困乏。
1.同"罷露"。
1.不提;取消原來的打算。
1.疲敝的馬。
1.疲敝之民。
1.免除官職。
2.選民或代表機關撤銷所選出的人員的職務。
1.不從教化﹑不事勞作之民。
2.疲困之民。
3.謂使民疲勞。
1.衰老的牛。
1.低劣的馬。喻人的才能低下。
1.無行的女子。
1.懦弱無能。
1.廢除。
1.積欠未交的錢款。
1.遣散;放遣。
1.軟弱畏怯。
1.免去;除去。
2.指免職。
1.疲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