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訟牒。
1.即官鹽。按引法規定運銷的食鹽。明清制以鹽若干斤為一引,每引納稅若干。引與稅的輕重,各地不同。已按引納稅的引鹽為官鹽,未納稅的為私鹽。
1.古代祭祀進少牢(一羊一豕或只一羊)時行于黃旗前的羊。
1.長養;奉養。
1.謂服毒藥自殺。
1.猶輝映。
1.牽拉。
1.引導扶持。
1.引導拜謁。
1.引用義理。
1.猶憂郁。
1.謂制止淫逸。
1.引導扶持。語本《詩.大雅.行葦》"黃聇臺背,以引以翼。"鄭玄箋"以禮引之,以禮翼之;在前曰引,在旁曰翼。"
1.謂舉杯而飲。
1.引薦任用。
2.用他人的事例或言詞作為根據。
1.誘導,勸導。
2.誘惑。
3.吸引。
1.引薦,使之參與。
1.見"引喻"。
1.亦作"引諭"。
2.稱引比喻。
1.謂妃嬪等受召侍寢。
1.猶禮遇。
1.引以為援。謂援引伴侶。
2.舉用提拔。
3.猶引證。
1.引導。
2.擔任引禮﹑贊禮的人。
1.導行的旗幟。
1.清代輿衛使用之杖。
1.持杖。
1.指行船。
1.見"引針"。
1.比喻事物互相感應。語本漢王充《論衡.亂龍》"頓牟掇芥,磁石引皆以其真是,不假他類。"頓牟,琥珀。一說為玳瑁。
1.一種圓墩形的倚枕。
1.直言諍勸。
1.猶引證。
1.引用前人事例或著作為證據。
1.停息;制止。
1.引薦羅致;使之來。
1.把別處的動植物優良品種引入本地區繁殖推廣。
1.載運重物。
2.標榜,推重。
1.注錄官籍。
2.引用本事或其他著作作注釋。
3.引水灌入。
1.謂飲酒。
1.起用提拔。
1.帶領幼雛。
1.古代高官大吏出行時前導的騎從。
1.奏知引見。
1.承認罪過。
有機化合物名。淡黃色或無色片狀結晶。用于藥物、香料或染料的制造。
1.服食柏樹葉實,以酒下。傳說可以延年成仙。
1.喝酒的伙伴。
1.酒杯。
1.蒙受。
1.《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縣人卜子妻之市,買鱉以歸,過潁水,以為渴也,因縱而飲之,遂亡其鱉。"后以"飲鱉"謂愚昧無知而壞事。
1.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語本《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成玄英疏"諸梁晨朝受詔﹐暮夕飲冰﹐足明怖懼憂愁﹐內心熏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