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官名。始置于春秋﹑戰國時﹐秦漢因之。掌賓贊受事﹐即為天子傳達。南朝梁置謁者臺﹐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陳及隋皆因之。唐改為通事舍人。
2.官名。東漢大長秋屬官﹐有中宮謁者二人﹐主報中章◇魏﹑北齊有中謁者仆射﹐隋唐改稱內謁者﹐概以宦官充任。宋以后廢。
3.官名。使者的別稱『哀帝置河堤謁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時亦用以泛指傳達﹑通報的奴仆。
5.星名。
1.父親的堂兄弟。
1.父親的叔伯姐妹。
1.同曾祖的兄弟。
1.父親的堂兄弟之妻。
2.指父親的堂伯叔母。
1.祖父兄弟之妻。
1.祖父的兄弟。即伯祖父或叔祖父。
1.祖父的兄弟及其妻子。即伯祖父母或叔祖父母。
1.祖父兄弟的妻子。即伯祖母或叔祖母。
1.下屬隨員;隨從。
1.猶連坐。因別人犯罪牽連而受處罰。
急促的樣子;急忙的樣子匆匆游子匆匆去|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行色匆匆。
1.匆忙;倉促。
1.亦作"匆卒"。
2.匆促。
1.見"匆遽"。
1.急急忙忙。
1.急促繁忙。
1.見"匆猝"。
1.藥草。草蓯蓉﹑肉蓯蓉的統稱。
1.匆匆。匆忙貌。
2.悲哀貌。
3.紛爭貌。
1.匆遽。
1.匆忙。
1.隆起貌;高聳貌。
2.排比貌。
1.猶言敲鑼打鼓。樅,通"摐"。
1.淡青色。
2.蔥的近根處。色白,故稱。可食。亦可入藥,用為通陽發表藥。
1.青翠明麗貌。
1.謂林木叢生,青翠茂密。
1.亦作"蔥蔥"。
2.形容草木青翠茂盛或氣象旺盛。
1.亦作"蔥海"。
2.古代傳說,蔥嶺水分流東西,西入大海,東為黃河之源◇因以"蔥海"泛指蔥嶺一帶的湖泊,或引申指遙遠的地域。
1.切碎的蔥。用作調味品。
1.亦作"蔥菁"。
2.青翠而茂盛。
1.郁茂而靈秀。
碧綠茂盛春意蔥蘢。
1.亦作"蔥昽"。
2.明麗貌。
1.亦作"蔥籠"。
2.形容草木青翠而茂盛。
3.猶朦朧。
1.亦作"蔥聾"。
2.一種野羊。
1.形容氣象旺盛。
1.淺綠而微黃的顏色。也叫蔥心兒綠。
2.草木青翠貌。
1.亦作"蔥茂"。
2.青翠而茂盛。
1.天色朦朧。
1.亦作"蔥蒙"。
2.形容云霧朦朧的樣子。
1.青翠茂盛貌。
1.亦作"蔥倩"。
2.草木青翠而茂盛。
1.亦作"蔥蒨"。
2.草木青翠茂盛貌。
3.青綠色。
4.華美,艷麗。
5.比喻才華橫溢。
1.草木青翠茂盛貌。
2.淡淡的青綠色。亦指初生的植物。
具有特殊氣味的一類蔬菜。如蔥、大蒜、洋蔥、韭菜、薤(蕎頭、b07cM)、韭蔥等。富含糖分、維生素c以及硫、磷、鐵等礦物質,并含有殺菌物質(硫化丙烯),有促進食欲、調味、去腥和醫療等作用。
1.亦作"蔥蔚"。
2.草木青翠而茂盛。
1.悲哀。
1.亦作"騘馬"。
2.青白色相雜的馬。
3.指御史所乘之馬或借指御史。
1.即驄馬使。
1.《后漢書.桓典傳》"﹝桓典﹞辟司徒袁隗府,舉高第,拜侍御史。是時宦官秉權,典執政無所回避。常乘驄馬,京師畏憚,為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在御史七年不調,后出為郎。"后以"驄馬使"指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