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琴曲名。即《陽關三疊》。詳"陽關三迭"。
2.詞牌名。因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西出陽關無故人"句而得名。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宋蘇軾有《陽關曲》詞。
1.匿名揭貼。
1.沒有線索可以查找的案件。
1.沒頭的鬼。指神話中的獝狂。
1.飛來橫禍。
1.沒有頭緒,雜亂無章。
1.沒有線索;沒有來由。
1.沒有朋友;沒有同伴。
2.指無賴之輩。
3.指無賴之行。
不用土壤而用營養液培養植物的一種栽培方法。與土壤栽培相比,具有省土地、充分利用栽培空間、避免土壤病蟲害傳播等特點。可用來種植蔬菜、花卉、苗木、水稻等。
1.謂古代帝王以天下為一家。
2.猶無窮,無所不包。
3.沒有外物。
4.指遠方。
5.猶言沒有兩樣。
1.古代謂人臣不能與別國私自往來。
1.沒有完好無傷的肌膚。
2.比喻一無是處。
1.不可以千萬計,極言數量之多。
1.見"無萬大千"。
1.不知多少萬數。極言其多。
1.猶言無論到哪里。常與"不""非"連用,表示肯定。
1.謂未有往而不返的。謂事物的運動是循環反復的。
1.無論到哪里,沒有不勝利的。
1.見"無往不克"。
1.《易》卦名。六十四卦之一,震下干上。
2.謂真實,真相。
3.不測;意外。
4.必然。語出《戰國策.楚策四》"世有無妄之福,又有無妄之禍。"鮑彪注"無妄,言可必。"
1.見"無妄之憂"。
1.平白無故遭災的憂慮。
1.沒有指望;沒有希望。
2.不希望;不期望。
3.指不舉行山川之祭。望,指望祭。
4.無怨望。
5.無界限。
1.不施威力。
2.不自重;沒有威信。
沒有一點兒細小的地方不照應到。形容關懷備至老師無微不至地關心同學。
1.謂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
1.謂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
《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意為治國主要以道德來感化,而不靠殘酷的刑罰來懾服。
1.佛教語。同"有為法"相對。指離生滅因緣造作﹑永恒不變的法性真理。
1.見"無為自化"。
1.老子主張為人處世宜守拙韜晦,莫作先行者。《老子》"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后為遁世者奉作座右銘。
1.《莊子.知北游》中假托的人名。猶言無為無謂。
1.指道家順應自然,不求有所作為的治理方法。
1.宋楊杰的道號。
1.見"無為而成"。
1.謂無為而治。語本《老子》"我無為而民自化。"
1.沒有違背;不要違背。
2.特指不要違反禮法﹑天道。
1.沒有積聚。
2.不要委棄。
1.猶失位。謂在上故貴,但無人君之德,則失其位。
1.謂平淡無奇,不含深致。
2.沒有滋味;沒有興味。
3.沒有氣味。
1.佛教語。謂持戒之人以無畏之心施于眾生。
①沒有意義無謂的犧牲|無謂的冒險,稱不上勇敢。②漫說;不要以為無謂我老耄而舍我。
1.沒有文字記述。《書.洛誥》"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孔傳"言王當始舉殷家祭祀,以禮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禮文者而祀之。"一說,文通"紊",不紊亂。王引之《經義述聞.尚書下》"今案,文當讀為紊。紊,亂也。"
2.指言語﹑辭章沒有文采。
3.沒有彩藻之飾;沒有紋飾。
4.謂樸實無華。
1.沒有名聲;不為人知。
2.聽不見;沒有聽到。
1.不論。
2.不提問題。
1.沒有自我;沒有我這個人。
2.不抱一己之見;無私心,忘我。
3.佛教語。謂世界上不存在實體的自我,以諸法無我為根本義。
1.連空虛無有也沒有。中國古代道家認為的天地萬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狀態◇亦泛指虛無,烏有。
1.無人可以為伍。
1.不抵觸;不違逆。
1.謂完善,沒有分散﹑損耗。
1.不間斷。
2.沒有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