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眼睛沒看見,心里就不會煩惱。
1.亦作"麏裹"。
2.捆扎(物件)。
1.亦作"麕駭雉伏"。
2.形容驚怕躲藏。
1.亦作"麕集"。亦作"麏集"。
2.群居;聚集。
1.亦作"麏麚"。亦作"麏?"。亦作"麕麚"。亦作"麕?"。
2.泛指鹿類動物。
1.亦作"麏驚"。亦作"麕驚"。
2.形容膽怯,易受驚。
1.亦作"麕居"。
2.群居;聚居。
1.亦作"麏聚"。亦作"麕聚"。亦作"麕聚"。
2.謂似獐那樣依類相聚。
1.亦作"麕舌"。
2.藥草名。
1.亦作"麏鼯"。
2.獐子與鼯鼠。這兩種動物活動于荒蕪之地,故用以形容荒蕪。
1.捆載。
1.亦作"麕獐"。
2.即獐子。
1.亦作"麕至"。亦作"麏至"。
2.群集而來。
1.亦作"麕至沓來"。
2.猶言群集紛至。
1.才智杰出的輔佐之臣。
1.見"俊辯"。
1.亦作"俊辨"。
2.雄辯,辯才杰出。
1.我國古代醫學謂用重劑大補以救虧虛。
1.亦作"俊材"。
2.卓越的才能。
3.才智卓越的人。
1.見"俊才"。
1.東漢士大夫互相標榜,效法古代"八元"﹑"八凱"之稱,每取號以稱當世名士,如"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等。俊,"言人之英也";顧,"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及,"言其能導人追宗者也";廚,"言能以財救人者也"。見《后漢書.黨錮傳序》◇因以"俊廚"或"俊廚顧及"指才德超著的人。
1.見"俊廚"。
1.華美動人。
1.俊逸通達。
1.俊美而富有變化。
1.才德杰出的人。
2.美德。
1.對自己弟弟的美稱。
1.猶英發。謂才識﹑情性﹑文采等充分表現出來。
1.大風。俊,通"駿"。《大戴禮記.夏小正》"正月,啟蟄……時有俊風,寒日滌凍涂。"戴德傳"俊者,大也。大風,南風也。"顧鳳藻集解"俊,與'駿'通。《爾雅》曰'駿,大也。'"一說和美的風。見清徐世溥《夏小正解》。
1.長大了的幼羊。俊,通"駿"。
1.矯健之鶻。
1.高雅的氣質。
1.漂亮。
1.才智杰出的人。
1.秀美聰明。
1.健美。
2.秀美遒勁。
1.俊秀嬌媚。
1.卓異的節操。
1.秀美簡潔。
1.見"俊杰"。
1.雄健灑脫。
2.靈巧敏捷。
1.俊逸高邁。
1.才智杰出的人。
1.灑脫迅捷。
1.漂亮的青年男子。
1.俊逸的青年。
1.杰出朗悟。
2.俊美清朗。
1.才智杰出的老人。
1.杰出的才力。
1.秀麗。
1.賢能優良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