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雄劍"。
2.指春秋吳國干將所鑄二劍之一。
3.泛指寶劍。
1.神仙的居所。
2.指蜂房。
3.喻道理深奧處。
1.潔白如玉的手。
2.為對友人之手的敬稱。
1.謂玉制的劍首。
1.道教傳說中的仙山。
1.形容美人消瘦。
2.喻花木枝丫遒勁的美態。
3.喻花之將殘。
1.論玉的書。
2.表示祥瑞的書簡。
3.指《黃庭內景經》。亦泛指道書。
4.皇家所藏之書。
5.天子的詔書。
1.美女。
1.梳之美稱。
1.對別人書跡的美稱。
1.傳說中食之可以長生的仙草。
1.官署的美稱。
2.指玉堂〔林院別稱。
3.指玉宮,道觀。
1.喻白色蝙蝠。
1.見"玉納"。
1.神話傳說中的仙樹。
2.用珍寶制作的樹。
3.槐樹的別稱。
4.美麗的樹。
5.白雪覆蓋的樹。 6.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后以"玉樹"稱美佳子弟。 7.南朝陳后主所作歌曲《玉樹后庭花》的省稱。
1.樂府吳聲歌曲名。南朝陳后主作。
2.指矮雞冠花。
1.即《玉樹后庭花》。
1.形容樹木華美。
2.喻貴家子弟。
1.即《玉樹后庭花》。
1.秋霜。因其晶瑩如玉,故稱。
2.指駿馬。
3.道教語。指津液精氣。
1.產玉的水。
2.水的美稱。
3.水名。在山東歷城南,源于泰山朗公谷,流經玉符山,名玉水。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二》。
4.水名。在湖南湘陰北,源于玉笥山。參閱《嘉慶一統志.長沙府一》。
5.紙名。
1.喻竹子。
1.中藥杜仲的別名。
1.華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2.傳說中的玉筐。
3.指帝祚。
4.山名。在湖南湘陰縣東北,相傳屈原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屈子祠。
5.山名。在江西永新縣。道家稱為仙居之所。 6.山名。在浙江。
1.乳色面油。
1.指舍利子。
2.粟的美稱。
3.指罌粟花。
4.形容皮膚因受寒呈粟狀。
1.即玉膏。道家謂服之可成仙。
2.潔白如玉的脂髓。
3.香名。
4.喻美酒。
1.喻女子的死。
1.猶言玉碎香銷。
1.見"玉筍"。
1.織布梭的美稱。
2.婦女首飾名。
1.塔的美稱。
2.喻冰柱。
1.漢代臺名。
2.泛指宮廷的臺硯。
3.傳說中天帝的居處。
4.玉飾的鏡臺;鏡臺的美稱。
5.特指聘禮。 6."玉臺體"的省稱。 7.謂硯臺。 8.指玉臺山。在今四川閬中縣境。亦為臺觀名。
以南朝徐陵編選的詩歌總集《玉臺新詠》為代表的一種詩風。《玉臺新詠》選收艷歌,大多文詞纖巧綺艷◇世稱這種類型的詩作為玉臺體”。
總集名。南朝陳徐陵編選。十卷。書成于梁代。選錄自漢至梁的男女閨情作品八百六十九篇,大多風格綺艷。本書較重視民歌,《孔雀東南飛》即首見于此書。
1.道壇的美稱。亦借指仙境。
2.花壇的美稱。借指庭院。
1.清澈的水潭。
2.指唐李幼卿別墅玉潭莊。
戲曲傳統劇目。取材于明人話本《玉堂春落難逢夫》(載《警世通言》)。敘尚書之子王金龍在妓院熱戀名妓蘇三(玉堂春),財盡被鴇母逐出。蘇三被賣給富商作妾,蒙冤被判死刑。王金龍得官,平反冤獄。《起解》、《會審》等折演出較多。
1.玉堂殿和金馬門的并稱。玉堂殿,原為漢未央宮的屬殿;金馬門,原為漢宮宦者署門。均為學士待詔之所◇亦沿用為翰林院的代稱。
1.翰林院代擬的詔令。麻,指皇帝頒詔用的麻紙。
1.泛指顯貴的文士。
1.翰林學士的手筆﹑文才。
1.明寧王朱權所定樂府十五體之一。
1.系有絲絳的玉環,佩之以祈福。
1.猶玉樓。
2.猶玉欄。
1.女人的涕淚。
2.女人的哭聲。
1.以玉為飾的椽頭。
2.匾額或題簽的美稱。
1.猶言尊貴的身體。
2.指美女的身體。
1.道教所稱的"三清"之一,即玉清天。
1.天上的仙女。
2.比喻美如天仙的女子。
1.傳說中產玉之田。楊伯雍于無終山汲水作義漿,有一人就飲,送石子一斗,云種之可產美玉,后當得佳婦。伯雍種其石,果有玉生石上,因取玉聘徐氏女為妻◇稱種玉處為"玉田"。參閱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
2.形容冰雪覆蓋的田野。
3.對田園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