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閑逛"。
2.隨便走走;閑游。
1.喻指植物的藤蔓。
1.青色和淺黃色。也指這兩種顏色的織物。
2.古代常用這種顏色的布帛作書衣﹑封套。因用以指書籍﹑畫卷等。
3.指青箱學。
1.見"青箱學"。
1.亦作"青箱"。
2.一名野雞冠。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之間開花﹐花色淡紅﹐可供觀賞。種子叫青葙子﹐可入藥﹐有祛風熱﹐清肝火﹐明目等作用。
1.收藏書籍字畫的箱籠。
2.指青箱學。
3.指古代行藉田禮時裝種子的箱子。
4.指古代行冊封禮時裝封土的箱匣。
5.見"青葙"。
1.謂以史學為家學世代相傳。
1.能以史學傳家的人家。
1.《宋書.王準之傳》﹕"曾祖彪之……博聞多識﹐練悉朝儀﹐自是家世相傳﹐并諳江左舊事﹐緘之青箱﹐世人謂之'王氏青箱學'。"后即以"青箱學"指傳家的史學。
1.即青眚。
1.青翠而陡削。
1.青天﹔高空。
2.喻帝都﹔朝廷。
3.喻巍科﹐高第。
4.清朗的夜晩。
1.猶言青天白日。比喻心地光明。
1.攀登云霄的步武。喻為掇取高第巍科而攀登。
1.通往青天的道路。喻高位或謀求高位的通途。
1.高翔云霄的羽翼。比喻獲取功名或高位的才能。
1.同"青云直上"。
1.竹簾。
1.亦作"青韕"。
2.指草鞋。
3.借指筆套。
1.借指隱士或平民生活。
1.即河蟹。殼呈青灰色﹐故稱。
2.海蟹的一種。也稱鋸緣青蟹。殼呈青綠色﹐螯足不對稱﹐棲息鹽度較低的淺海﹐亦為食用蟹類之一。
1.剛砍伐下的樹木﹑樹枝。
1.未熟的杏子。
1.即荇菜。
1.青色的谷穗。
1.青天。
1.青州和徐州的并稱。
1.《莊子.讓王》﹕"子貢乘大馬﹐中紺而表素﹐軒車不容巷。"成玄英疏﹕"子貢﹐孔子弟子﹐名賜﹐好榮華。其軒蓋是白素﹐里為紺色﹐車馬高大﹐故巷道不容也。"紺﹐深青赤色◇因以"青軒"指豪華的車子。
2.借指豪華的居室。
1.蒼玄﹐青天。
2.見"青玄帝"。
1.即青玄九陽上帝。
1.道教神名。道教以純陽為九陽﹐火為純陽﹐水為純陰。道士作水火煉度法事﹐則請此神。
1.烏黑而圓貌。
1.碧血。
1.烏鴉。
1.猶言黑壓壓。
1.綠頭鴨。
1.茶葉的嫩尖。唐時湖州顧渚所產名茶。
1.青山。
1.山崦﹐山曲。
1.亦作"青嵓"。
2.青山。
1.鹽的一種。多產于西南﹑西北各地的鹽井﹑鹽池之中。大而青白﹐故稱。也稱戎鹽。
2.喻白雪。
1.見"青巖"。
1.喻指意氣相投的好友。
1.相傳佛祖釋迦牟尼瞳子紺青色。因以"青眼律"指佛教教義或佛教戒律。
1.青翠重疊的高峰。
1.指清雅艷麗的梅花。
1.見"青焰"。
1.黑色的羊。
2.傳說中木精﹐煞神。
3.見"青羊宮"。
1.道教觀名。在四川省成都市。唐代始建﹐清初重建。有銅制青羊﹑鐵鑄瓶等古物和八角亭﹑青羊橋等古跡。每年農歷二月間有花會﹐為成都游覽勝地。
1.指春天。
2.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于左面東方的叫青陽﹐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
3.猶清揚﹐謂眉目清秀。
4.指青春年少的面容。
5.古代春天郊祀歌名。 6.傳說中黃帝二十五子之一﹐與夷鼓同為己姓。 7.地名。在今安徽省青陽縣『為涇縣地。唐置青陽縣﹐以其地在青山之陽而得名。明清屬安徽池州府。
1.樹木名。又叫水楊。落葉喬木﹐樹皮灰褐色﹐葉倒卵形﹐果實卵圓形。木材白色﹐質地輕松﹐供建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