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低頭。
1.見"浪蕊"。
1.輕率作戰。
2.指無取勝可能的戰斗。
1.猶尸位。占據職位而不辦事。
1.隨便拋棄。謂隨意花費。
2.虛擲。指浪費。
1.鼓楫,蕩槳。拽,同"枻"。
1.一種平盤兩輪的人力運輸車。
1.四處奔走;胡亂奔走。
1.抓﹐捕捉。
1.向水中采物。
1.指額外的收獲。
1.方言。指沒有正當職業﹐專靠偷拐詐騙過日子的流氓。
1.動手動腳﹐拉拉扯扯。
1.見"撈菱"。
1.見"撈菱"。
1.亦作"撈凌"。亦作"撈鈴"。
2.顫抖貌。
1.使龍離海。喻處于困境。
2.指引誘男人。
1.包裹;圍裹。
2.包羅。
1.搖船蕩槳。
1.見"撈漉"。
1.亦作"撈摝"。
2.水中探物。
3.泛指營求﹐尋取。
1.舊時泛稱依靠賣淫業為生的人。
1.猶擾攘。
1.猶撈本。梢﹐指賭本。
2.打擾;麻煩。
1.謂使人討厭或鄙夷的東西。
1.舊時兵船的一種。
1.多嘴;夸口。
1.疲勞;疲倦。
1.疲勞。
1.慰勞軍隊。
1.勞癥。勞,通"癆"。
1.謂聲音嘈雜。
1.功臣。
1.見"勞承"。
1.慰勞賞賜。
1.見"勞瘁"。
1.說話沒完沒了。
1.生產商品的勞動所具有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兩重屬性。馬克思發現了勞動二重性,為勞動創造價值的學說奠定了科學基礎。
廣義指調整勞動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其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勞動管理、勞動合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勞動保護、勞動保險、安全衛生、勞動紀律與獎懲、職業培訓、工會組織、勞動爭議的處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狹義專指199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涉及勞動關系的主要內容的法律。
即生產工具”(1058頁)。
用工單位和勞動者通過簽訂勞動合同,明確勞動者在勞動就業期間雙方權利和義務的一種用工制度。是對過去固定工制度的改革。中國國務院1986年7月發布《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規定企業在國家勞動工資計劃指標內招用常年性工作崗位上的工人,除國家另有特別規定者外,統一實行勞動合同制。參見合同制工人”(196頁)。
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紀律。中國憲法有遵守勞動紀律的規定。維護勞動紀律主要靠思想教育和勞動者的自覺性,同時也要采取適當的獎懲辦法。
使受教育者形成勞動觀點和勞動習慣,初步掌握一定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中國學校勞動技術教育的基本任務是,使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點,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學到一定的基本生產技術知識和某種職業技術的基礎知識;參加一定的生產勞動實踐,學會使用一些生產勞動工具的技能。
德育內容之一。使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態度,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主要內容是懂得勞動在歷史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偉大意義,勞動是公民的義務和權利;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樹立學習是學生的主要勞動的觀點。
指達到規定的勞動年齡、有勞動能力的社會成員,從事一定的社會勞動,并獲取相應的勞動報酬。它反映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滿足的程度,并意味著勞動力資源的充分利用。
雇傭勞動制度下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費用。在勞動力成為商品后,它與一切商品一樣,也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力價值包括(1)勞動者的生活費用,以保證勞動力的恢復;(2)勞動者家屬的生活費用,以保證勞動力的再生產;(3)勞動者的教育費用,以保證勞動力的素質。它的表現形式就是工資。
指勞動力自由流動擇業的場所。有職業介紹所、人才交流中心和各種勞動服務公司等形式。在勞動力市場上,市場機制調節著勞動力供需,推動人才合理流動,促成勞動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1.指耗用資金較少﹑使用人工勞動較多,以手工勞動為主的一種生產活動類型。
處于勞動年齡、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勞動年齡的范圍,各國規定不盡相同,多數國家只規定其下限,也有規定上下限的。中國規定的勞動年齡下限,男性及女性都是十六歲;上限男性為六十歲,女性體力勞動者為五十歲,腦力勞動者為五十五歲。該年齡段內喪失勞動力的人口不屬勞動適齡人口。
〈書〉勞累旅途~。
1.耗費,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