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完整華美。
1.奉召進見。
2.官名。隋殿內省設尚食﹑尚藥﹑尚衣﹑尚舍﹑尚乘﹑尚輦等六局﹐每局各置奉御二人總領之。見《隋書.百官志下》。因奉御掌天子供奉﹐故元明戲曲中亦用以指宦官。
1.謂遵奉天道。
1.歷法名。宋熙寧七年衛樸造。
2.宋南渡后﹐其法已散失。清李銳據《元史.歷志》﹐補算歲日朔日﹐可借以考見梗概。
1.因奉行宗教戒律而持齋吃素。
1.接受皇帝的命令。
2.猶稱旨。
1.信奉道教。
1.侍奉酒食﹑盥洗。謂侍寢。
1.謂奉行職事。
1.猶阻止。
1.接受皇帝旨命。
1.接受天子的命令。
1.俸祿。奉﹐通"俸"。
1.進獻見面禮品。謂拜見。
1.見"奉箒"。
1.亦作"奉帚"。
2.持帚灑掃。多指嬪妃失寵而被冷落。
1.棕。
1.奉命追捕。
1.猶尊重。
1.遵守;遵從。
1.輔助。
1.謂恭請入座。
1.記載官吏薪俸的簿書。
1.元明時官吏俸金或以錢幣支付,稱俸鈔。元初官吏均無俸祿,中統三年定百官俸,并另向民戶征收。
1.俸祿和所得的賞賜。
1.作為俸祿支付的緞匹。
1.俸祿;薪金。
1.泛指官員和官役工的薪俸。
1.唐宋時替官府收稅,并領取薪俸的富戶。
1.積蓄的俸金。
1.官吏的薪金。
1.作為俸祿支付的絹。
1.俸銀和養廉銀的合稱。
1.猶俸米。
1.唐宋官員除俸祿外,又給食料﹑廚料等(折成錢鈔謂之料錢),二者合稱"俸料"。
1.俸金與祿米。亦泛指俸祿。
2.舊指學官的俸祿與廩生的膳食津貼。
封建時代官吏的薪水。
1.舊時官吏任職滿一定年限后,得依例升調,稱為"俸滿"。
1.舊時京官的俸祿,以米支給者謂之俸米。
1.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寫作"奉錢"。
1.官吏擔任某一職務時間較短,資歷較淺。參見"俸深"。
1.猶俸賜。請,通"?",受賜。
1.領取俸祿的憑證。
1.官員的俸祿收入。
1.泛指作為俸祿的錢物。
1.官吏擔任某一職務時間較久,資歷較深。
1.指俸祿和食料。
1.領取俸祿的憑證。
1.舊指官兵的俸祿和糧餉。
1.指官員的年俸和月薪。
1.糈,米。古代或用糧米支給官俸,因以"俸糈"借指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