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遺教。
2.很多的教誨。
報告發生緊急情況,請求加強戒備或援助~電話。
1.告別。
宣告絕跡匪患~。
宣告事情完畢(多指較大的工程)鐵路修建工程已全部~。
1.宣告匱乏。
2.訴說用度缺乏。
向別人表示自己的勞苦不敢~。
舊時官吏年老請求辭職,泛指年老退休~還鄉。
1.祭告上天之禮。特指為皇帝即位或立皇太子等特殊重大事件而舉行的非常之祭。
1.指報帝王之喪。
2.古代帝王﹑官吏出行時的祭告之禮。亦特指帝王的告廟禮。
1.告狀,請求處理。
1.焚柴以祭告天帝。
1.猶告訐。
1.猶命令。
1.謂向官府控告。論,論罪。
1.宣讀麻詞。唐宋時詔書用黃﹑白麻紙書寫,故稱之為麻詞。
1.謂祭告父廟或父之神主。
向有關部門告發旁人的私下言論或活動(多含貶義)。
1.請求免罪。
1.古代天子或諸侯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廟,稱"告廟"。
1.指告發富戶隱匿財產,逃漏稅款。
1.請命。
2.猶天書。上天垂告下民的文書。
3.帝王的詔令。
4.特指告身,授官之符。
1.猶告急。
2.猶攻訐,責難。
1.秦法律名。指告奸與匿奸。
1.報告動亂已平定。
2.古指官吏告假奔喪。寧,謂官吏親喪,歸家服喪。
1.行聘之前,祭告祖廟。
1.求乞。
1.宣示譴責之意。
1.申請;請求。
2.請托。
3.指拜謁等交際活動。
①宣布事情已經完畢此項工作即將告罄。②財物已用盡庫存告罄,急待進貨。
1.請求。
求饒求情~。
1.猶告發。
2.客人受到款待,對主人表示感謝的話。
1.酬神之祭。
1.報喪。
1.為獎勵人臣進諫而設的旗幟。
1.猶學舌。搬嘴。
1.古代授官的文憑。
1.告知實情。
①布告安民~。②舊時指標語紅綠~。
1.報告情況。
2.控告;訴訟。
1.告發。
1.周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歷書頒發給諸侯﹐叫"告朔"。
2.指諸侯于每月朔日(陰歷初一)行告廟聽政之禮。
3.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
4.見"告朔餼羊"。
①周代制度,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把下一年的歷書頒發給諸侯頒告朔于邦國。②指諸侯于每月朔日(夏歷初一)向宗廟行祭告聽政之禮;諸侯必每月告朔聽政,因朝宗廟。
1.《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朱熹集注"告朔之禮,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頒來歲十二月之朔于諸侯,諸侯受而藏之祖廟。月朔,則以特羊告廟,請而行之。魯自文公始不視朔,而有司猶供此羊,故子貢欲去之。"后人因以"告朔餼羊"比喻形同虛設。亦省作"告朔"。
1.告訴,告知。
2.告狀。
1.方言。告訴,告知。
〈方〉告訴;告知。也作告誦。
受害人向法院告發~到法院。
某些犯罪行為須由被害人向法院告訴,法院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原則。我國刑法規定,侮辱罪、誹謗罪(嚴重桅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除外),虐待家庭成員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除外),都是告訴才處理的犯罪。并規定,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而無法告訴,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
1.見"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