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庸、低級不高尚。也指平庸、低級不高尚的人庸俗之夫|庸俗作風|若于通途廣陌中,為往來之觀,以聳動庸俗,不可也。
舊省名。1914年設熱河特區,1928年改設省。1956年初撤銷,并入河北、遼寧和內蒙古三省區。
見聚變”(1114頁)。
1.見"熱烘烘"。
1.亦作"熱哄哄"。
2.形容很熱。亦形容暖和,溫暖。
3.形容熱烈或感情激動。
4.熱鬧,引人注目。
5.形容權勢顯赫。
1.亦作"熱呼"。
2.熱。與"涼"﹑"冷"相對。
3.指心情激動。
4.親熱;親昵。
5.氣氛熱烈。
1.見"熱呼呼"。
1.見"熱乎"。
1.亦作"熱乎乎"。亦作"熱忽忽"。
2.形容熱,溫度比較高。
3.形容心情激動興奮。
1.焦灼;發燙。
1.見"熱呼呼"。
1.見"熱忽剌"。
1.匆急;急躁。
1.見"熱呼辣"。
1.熱乎,溫暖。
1.受熱而熔化。形容身體受刺激而酥軟無力,難以動彈。
2.以形容感情融洽,難分難解。
3.中醫學名詞。五運六氣術語。
4.聯合生產電能和熱能的一種方式。火力發電廠除供應電能外,并利用蒸汽機已經作過功的蒸汽或燃氣輪機排出的廢氣供應蒸汽或熱水。
表明化學反應所放出或吸收熱量的化學方程式。如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會放出熱量,熱化學方程式為2h2(氣)+o2(氣)→2h2o(氣)+4836千焦;水蒸氣和灼熱的碳反應要吸收熱量,熱化學方程式為c(固)+h2o(氣)→co(氣)+h2(氣)-1313千焦。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用+”或-”表示。由于物質的聚集狀態不同,反應熱的數值也不相同,故在這類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注明反應物和生成物所處的狀態。
1.方言。新的話題。
1.熱鬧至極。
1.有馀熱的灰燼。
1.猶發昏。謂神志不清或頭腦發熱。
1.燒火。
2.熾熱的火焰。比喻激情。
1.比喻氣氛﹑情緒熱烈高漲。
1.古指熱性過盛所致的病癥。
2.泛指一切急性發作﹑以體溫增高為主要癥狀的疾病。
1.謂盛暑。
在高于再結晶溫度的條件下對金屬的加工方法。通常包括鑄造、鍛造、焊接和熱處理等。
1.腳尚有馀熱。謂人剛剛死去。
1.猶熱情。
1.燙熱的酒。
2.把酒加熱。
1.中醫病名。因受邪熱,阻礙陽氣流通,而使手足逆冷的病。
1.生了火的暖炕。
1.火熱可以灼手。比喻權勢顯赫。
1.炎熱干渴。
1.冒暑而來的賓客。語本晉程曉《嘲熱客》詩"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主人聞客來,顰蹙奈此何。"后亦以指趨炎附勢的人。
2.常來常往之客。
1.極度熱情。
1.形容熱得難受。
2.形容麻辣辣的感覺。
3.形容情緒激動或焦躁。
4.形容極親熱﹑極熱情。
1.猶辛辣。比喻言語﹑文辭尖銳而富有刺激性。
1.形容為時不久。
2.形容熱﹑滾燙。
3.食物很熱,味道辣。
4.形容心情激動。
5.形容感情熱烈。 6.形容氣味強烈。
1.炎熱的空氣。
2.比喻熱烈沸騰的景象。
3.指熱的輻射。
1.見"熱落"。
1.見"熱淚"。
1.由熱能產生的作功的力。
2.熱情的力量。
從能量守恒和轉化觀點來研究物質熱現象的物理學分支學科。它的全部理論建筑在由實驗事實總結出來的四條熱力學定律基礎上。只研究熱現象的宏觀理論,不涉及熱現象的微觀本質。
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有多種表述方式,主要如(1)熱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在不做功的情況下,熱不可能自發地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2)任何熱機不可能將所接受的熱量全部轉變為功。即一切與熱現象有關的實際宏觀過程都是不可逆的。
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兩個熱力學系統如果均與第三個系統處于熱平衡狀態,則它們彼此也處于熱平衡狀態。由此可推斷出,處于同一熱平衡狀態的系統具有一個數值相等的狀態參數,此參數就是溫度。
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可以通過做功和熱傳遞方式改變系統的內能。其定量關系為外界傳遞給系統的熱量等于系統內能的增量和系統對外所做的功的總和。
又稱開氏溫標”,舊稱絕對溫標”。溫標的一種。國際上作為基本溫標。由英國物理學家湯姆生(即開爾文勛爵)首創。單位為開爾文”。國際符號為k。攝氏溫標(t)與熱力學溫標(t)之間的換算關系為t=t+27315,式中t的單位為開,t的單位為°c。
1.紅著臉,氣惱貌。
1.熱烈地愛戀。
2.非常留戀。
傳熱過程中能量的改變量。如在熱傳導過程中,高溫物體的內能向低溫物體轉移,通常便稱高溫物體減少的內能為高溫物體放出的熱量,低溫物體增加的內能為低溫物體吸收的熱量。單位為焦耳。
情緒興奮、高漲掌聲熱烈|熱烈的眼神|發言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