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詩.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后因以"荑手"指女子白嫩柔潤的手。
1.用筆蘸墨。指為文作畫。
1.見"吮癰舐痔"。
1.用嘴吸取。常喻榨取。
1.嘴吸舌舔。
1.用嘴吸。亦比喻榨取﹑傷害。
1.指吸出敗血。
2.野獸﹑毒蟲吸飲人血。常比喻殘害人民,榨取血汗。
1.猶吮吸。
1.指為士兵嘬吸瘡口的膿血。為將官愛兵之典。
1.順從與愛護。
1.使和樂而安定。
1.妥善合理而且完備。
1.順附,不抵觸。
1.在寫某一事物時,順便寫到另一事物。
1.趁做某事的方便做另一件事。
2.順利方便。
3.隨便;任意。
1.順應變化。
1.順著所走的路線邁步。
1.指克敵制勝的策略。
1.對外貿易上輸出超過輸入的貿易差額。跟"逆差"相對。
1.順著軌道運行。
1.指胎兒自然娩出的過程。
南宋初年宋金之間的戰役。1140年,金將兀術率軍十萬南下,進逼順昌(治今安徽阜陽)。宋將劉fc22B示二萬抵抗,激戰數日,宋軍大勝,金軍被迫撤兵。
1.謂順其自然生長。
1.遵循常典。
2.正常。
3.漢女官名。
1.順隨著潮水流向。
2.比喻與歷史前進方向一致的社會發展的趨勢。
1.謂月球循著十二辰次序運行。
1.謂順理而成功。
2.順承天施而成功。
3.謂風調雨順,五谷豐收。
4.順序成章。指樂音流暢。
5.元朝郊祀樂章名。 6.三國魏女官名。
1.順從承受。
2.順接。
1.謂尊敬年長者。
1.順水船。
1.和順慈祥。
1.祝辭,祭神的祈禱之辭。
2.遜順的言詞。
1.挨著次序。
1.順服,服從。
1.順便回訪。
1.順便捎帶。
1.古代一種掛在腰帶上盛放物品的小袋。講究的用彩色綢緞制成,鑲邊繡花,極為華麗。
1.順利。
2.通順確當。
1.雙刃刀。
1.順應事物發展趨勢加以引導。
1.謂趁勢加以引導。
2.順從道義;遵循規律。
3.順路。
4.順著河道。
1.見"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1.順從道德。
2.美德。
1.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
1.遵循地理之所宜。
1.順從兄長的弟弟。
2.教育弟弟。
1.依次遞接。
1.順從典常。
1.謂順應事物固有的規律而運動。語本《易.豫》"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圣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漢蔡邕《漢太尉楊公碑》﹕"及至太尉﹐四時順動﹐三光耀潤﹐群生豐遂﹐太和交薄。"北周庾信《賀新年表》﹕"臣等言﹕臣聞天地順動﹐則雷出為豫。"后多指帝王車駕應時而動。
1.和順悅耳。
2.多指合乎心意﹐聽著舒服。
1.《漢書.律歷志上》"四方四時之體,五常五行之象。厥法有品,各順其方而應其行。"后因以"順方"謂順應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