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篆刻家、書畫家。初名鋼,字純章,改字鐵生,號鶴渚生、蒙泉外史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師承丁敬,風格清雋,為浙派西泠八家”之一。亦工隸書與行草,畫擅山水花木。著有《冬花庵燼余稿》。
1.見"必阇赤"。
1.見"必阇赤"。
1.謂后世必然興旺。語出《左傳.僖公十五年》"且吾聞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晉其庸可冀乎?"
必須;一定要捎信兒不行,~你親自去一趟。
副詞。①表示判斷或推論的確鑿或必然他得到信兒,~會來ㄧ有全組同志的共同努力,這項任務~能完成。②表示意志的堅決你放心,后天我~來接你。
1.同"必律不剌"。
1.同"必律不剌"。
1.同"必律不剌"。
1.蒙古語音譯。元代官名,掌管文書等事。亦譯作"必徹徹"﹑"必赤赤"。
1.神名。
十分恭敬。也作畢恭畢敬。
1.謂凡事都要自己經手。《詩.小雅.節南山》"弗躬弗親,庶民弗信。"后轉為"必躬必親"。
1.固執,不知變通。語本《論語.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終究,到底。必,通"畢"。
1.契丹語稱農歷九月初九日。
1.盡力;并力。必,通"畢"。
1.同"必律不剌"。
1.同"必律不剌"。
1.象聲詞。形容說話﹑撞擊等聲音。
1.象聲詞。形容狂風怒吼。
1.不辨事之當否,一概承諾。
①事理上確定不移~趨勢ㄧ勝利~屬于意志堅強的人。②哲學上指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規律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歷史發展的~。
1.何人,誰人。
1.即南朝梁詩人何遜。因其曾兼任尚書水部郎,后世因稱之為何水部。見《南史.何遜傳》。
1.南朝梁詩人何遜,曾任建安王水曹﹑行參軍兼記室,后世因稱為何水曹。見《南史.何遜傳》。
1.伺察查問∥,通"呵"。
1.如何;怎樣。
2.何如,比……怎么樣。
3.何如。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如。
4.何不,何妨。
5.什么。
1.見"何算"。
1.亦作"何筭"。
2.猶何別。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沒有區別。
1.何處。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為。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至。指沒有達不到的地方。
2.指什么壞事都干。
1.哪里想到。
1.車名。隋煬帝御用車之一。為何妥進獻,故名。車前輪高廣,疏釘為刃,后輪卑下,以牛駕馭之。
1.為什么,何故。
1.大聲斥問∥,通"呵"。
1.見"何物"。
1.亦作"何勿"。
2.什么東西;什么人。
3.什么,哪一個。
1.哪里有閑暇。
2.引申為哪里談得上。
3.猶豈但。
1.傳說中的女仙人。八仙之一◇世又加附會敷演,謂為零陵人,采茶山中,為呂洞賓所度,成為呂洞賓弟子。見《續道藏.呂祖志》。
1.多少,幾何。
2.無限,無邊。
1.猶言如何,怎樣。
1.猶何須。意謂用不著。
1.猶戴枷。校,枷械。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很幸運。
1.猶言何處人。
2.引申指何等人。意謂不知其來歷。
1.見"何由"。
1.為什么。
2.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已﹑無盡。
①〈書〉用什么~教我丨~為生。②為什么既經說定,~變卦?
1.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