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吳地所產的鹽。以潔白著稱。為四方所食。唐肅宗時,鹽鐵鑄錢使第五琦于兩淮所煮鹽以潔白著名,后亦稱兩淮生產的鹽為吳鹽。
2.喻白發(fā)。
1.胳膊上由肘至腕的部分。
1.前面。
1.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1.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1.謂空前絕后。亦用作諷刺。
1.謂離村店較遠﹐吃住困難。
2.喻毫無著落﹐左右為難。
1.前面的部分。
2.先頭部隊。
1.前人的記載。
1.見"前車之鑒"。
1.見"前車之鑒"。
①佛教稱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認為當前境界由六塵所成,都不是真實的,故稱當前境界為前塵”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②指往事回首前塵|前塵影事。
①前面的路程策馬赴前程。②比喻將來的好光景錦繡前程|前程無量|年富力強,前程遠大。③舊指眾人企求的功名、職位再過一年,我就可以得個知府的前程。
1.比喻人前途遠大。
1.向前沖擊。
2.前沿要沖。
1.走在前頭的同路人。
1.猶前箸。座前的筷子。
2.謂籌劃。
1.上次的任命。
2.屋前臺階。
1.在此之前。
1.前一回;上一次。
1.謂接近﹐親近。
2.指有地位有聲望的先輩。
1.以前的朝代。
2.指前一朝或前一代。
1.謂見前世之事﹐以為借鑒。
2.猶預見。
1.裙子的前幅。
1.引導;引路。
2.引路的人;向導。
3.我國古代官吏出行時前列的儀仗。
1.先鋒;打頭陣。
2.向前登上;前路。
1.猶敵手;對手。
2.猶前線。
3.指前鋒部隊。
1.見"前聲"。
1.預先確定;事前有所準備。
2.宿命論說法﹐謂凡事均為命中注定。
1.見"前圖"。
2.前一次;上一回。
1.先頭部隊。
1.敵手﹐對手。
1.額部。因在頭的前部﹐故稱。
1.前人的罪過。
2.以前的過失。
3.舊有的嫌隙。
1.即鯢。
1.見"前兒"。
1.舊時縉紳世宦家門前左邊旌表功績的柱子。借指功業(yè)﹑成就。
1.淺黑色的馬肚帶。前﹐通"翦"。
1.車轅的頸部。參見"前疾"。
1.謂前部為方形。
2.前面。
3.接近戰(zhàn)線的地區(qū)。與"后方"相對。
1.舊稱先娶之妻。
2.庭院最前面的房屋。
1.同"前家后繼"。
1.古代的典籍。
1.舊怨。
1.先鋒;先頭部隊。
2.今多比喻起先鋒作用的人或事。
3.籃球﹑足球等球類比賽中主要擔任進攻的隊員。
4.清代守衛(wèi)皇城的滿蒙旗人﹐稱"前鋒"。見《清會典事例·侍衛(wèi)處·儀制》。
1.先頭部隊。
1.清代京師禁衛(wèi)軍之一。分左﹑右兩翼﹐各置統領﹐由王公大臣兼任﹐掌前鋒政令。營兵由蒙古﹑滿族健銳者充任﹐按時訓練﹐大閱時為前鋒﹐皇帝巡車時為警衛(wèi)。參閱《清史稿·職官志四》。
1.再嫁女子的從前的丈夫。
1.猶言成法。
1.前妻。
1.前面的人沖上去﹐后面的人緊跟上。形容英勇斗爭﹐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