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志·吳·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阿蒙,指呂蒙◇比喻學識淺陋的人。
1.方言。上年,去年。
1.指美好的青春時代。
1.年輕。
2.猶少年。
1.年月長久。
1.時間久長。
1.當年,往年時節。
2.歲月;年代。
3.方言。去年。
4.指歷法的年月時日。
5.年頭,年份。
1.謂時光易逝,其速如流矢。
1.一年之始,歲首。
1.年數;年代。
1.舊歷年末為出售過年用品而舉行的市集。
年齡;歲數年事已高。
1.科舉時代一般同年登科者來往中的自稱。
1.指一年的首月。
1.人的壽命。
1.舊俗年節時僧尼道士送給施主為其祈福的祝告文。
1.數年,多年。
2.年的數目。
3.泛指時間。
1.年老。
1.年歲。
1.猶年齡。
1.猶年月。歲,年。
2.指年頭。
3.猶年成,年景。
4.年紀。
1.年數。
1.即春帖。宋時由翰林書春詞,以立春日剪帖于宮中門帳,謂之春端帖子,簡稱春帖。明時又稱年帖。
1.指《春秋》紀年的統系。
1.一年之始。與"年尾"相對。
2.指全年。
3.年份。
4.時代;年代。
5.年成。
1.過年吃的團子。
1.科舉時代自己對同年登科者的謙稱。
1.年底,年終。
1.年齡和爵位。
1.科舉時代稱同年的父親。
1.農歷新年用以饋贈親友之物。
1.按年計算的利息。參見"年利"。
1.新年幸福。棕新年的習慣用語。
1.謂將過舊歷新年的時候。
1.規定的或作為一般標準的年數。
1.吉年;豐年。
1.行年;年紀。
1.科舉制度中同榜登科者稱為同年,互稱年兄。主試人對所取中的門生有時亦用此稱呼。
1.年紀衰老。
1.年齡。
1.謂年代久遠。
1.清雍正年間景德鎮官窯燒造的瓷器。因雍正四年(1726年),年希堯以督理淮安板閘關,兼管鎮廠窯務,故名年窯。雍正六年后,由唐英任駐廠協理官。釉色發明很多,以胭脂水釉為最著。
1.農歷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晩。又稱除夕為大年夜,其前一日為小年夜。
1.年紀幼小。
1.年和月,泛指時間。
2.時代。
3.歲月;日子。
1.秘密的計謀。
1.秘密書信。
1.猶密封。
1.仔細選擇。
1.需要保密的信件或文件。
1.暗中對帝王進行規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