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形容母親撫育幼兒之辛苦。謂幼兒溺床,母親寧可以身就濕,使小兒臥處常干。
1.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
1.復(fù)姓。北齊有綦連猛。見《北齊書》本傳。
1.指用斜紋絲織品制成的鞋。
2.猶綦跡。
1.見"綦毋"。
1.古代綦地出產(chǎn)的利箭。
1.亦作"綦母"。
2.復(fù)姓。春秋晉有大夫綦母張。見《左傳.成公二年》。唐有綦毋潛。見《新唐書.藝文志四》。
1.猶言極深。
1.一種用鞋帶從鞋底左右繞系使不脫落的麻鞋。
1.斜紋的彩色絲織色。
1.足紀(jì)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前輩的遺澤。
1.雜色絲帶。
2.謂組織文辭。
1.蘄州所產(chǎn)的艾。
1.靡蕪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靡蕪》。
1.用蘄竹制成的笛子。
1.用蘄竹編制的篾席。
1.秦宮名。一名祈年宮。秦惠公時建,孝公時稱橐泉宮。故址在今陜西省鳳翔縣南。
1.蛇的一種,以產(chǎn)于湖北蘄春(舊蘄州)而得名。又名白花蛇。可制藥。
1.宋名將韓世宗死后的封號。
1.理想;志向。
1.鳥名。
1.湖北蘄春所產(chǎn)的竹。可作簟﹑笛﹑杖。
1.箕踞。坐時兩腳張開,形似簸箕。
2.指輕慢。
1.開膝而坐。
1.盤旋。
1.猶踑踞。
1.魚名。體延長,側(cè)扁,黑褐色。頭高而大,口亦大,眼小。背鰭很長,尾鰭分叉深。游泳迅速,常集合成群。生活于海洋。
1.佛教語。即剃度。指剃發(fā)出家,獲得超度。
1.剃工。即今之理發(fā)師。
1.剃去頭發(fā),染成緇衣。指出家為僧。
1.指支撐魚鰭薄膜的棘刺狀硬骨。
1.鰭棘。
1.適應(yīng)水棲生活的食肉哺乳動物。體呈紡錘形,四肢變?yōu)轹挔瞟o適于游泳。多生活在海洋中。油脂和皮肉均可利用,經(jīng)濟價值大。主要種類如海狗﹑海豹和海象等。
1.見"麒麟閣"。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征祥瑞。
2.比喻才能杰出的人。
3.見"麒麟閣"。
4.見"麒麟殿"。
1.即麟角筆。
1.指穎異的幼兒。
1.漢代宮殿名。
1.麒麟相斗。
2.比喻群雄紛爭。
1.指穎異的小孩子。
1.漢代閣名。在未央宮中『宣帝時曾圖霍光等十一功臣像于閣上,以表揚其功績。封建時代多以畫像于"麒麟閣"表示卓越功勛和最高的榮譽。
1.收藏韓麒麟碑文的枕函。
1.麒麟閣上的功臣畫像。
1.稱有高尚道德的人。
2.仙人名。
1.舊時官署暖閣后的一道門。上繪藍色麒麟,口吐紅色火焰,門上并照例貼有紅紙寫的"指日高升"四個大字。
1.繡有麒麟的官服。
1.指英雄好漢。
1.書體名。相傳為孔子弟子作。
1.麒麟閣上的畫像。舊時作為給功臣﹑賢才的最高榮譽。
1.唐朝人稱演戲時裝假麒麟的驢子叫麒麟楦。比喻虛有其表沒有真才的人物。
1.指有穎異天資的人。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