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教語。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所見為肉眼,天人禪定所見為天眼,小乘照見真空之理為慧眼,菩薩照見普度眾生的一切法門為法眼,佛陀具種種眼而照見中道實相為佛眼。
1.因國破而逃亡的人。
1.國家滅亡,種族滅絕。謂一個國家被徹底毀滅。
1.謂國土淪喪后,受異國統治者奴役的人民。
1.指象箸﹑玉杯之類的器皿,古代作為驕奢亡國的象征。
1.已亡國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將其作為亡國的象征,以自儆戒。
1.指淫靡的音樂。
1.指國家將亡時的充滿悲愁哀思的樂音。
2.指淫靡的音樂。
1.亡故,去世。
1.不久。
2.謂不問他事。
3.無故。
4.猶言無可奈何。
1.逃亡的人家。
1.去世。
1.舊指死后的靈魂。
2.失魂。形容驚慌失措。
1.形容驚慌恐懼到了極點。
1.形容驚慌失措。
1.《莊子.天地》篇載,子貢出游,見一丈人抱甕入井取水灌畦,功效甚微,建議他用機械抽水灌溉,丈人忿然作色說"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后稱抱樸守真,不存巧詐之心為"亡機"。
1.無窮盡,沒有止境。
1.很少。
2.不久。
1.喻有失有得。
1.喪家之犬。比喻失去靠山,無處投奔的人。
1.逃亡的將領。
1.沒有節制。
1.自稱去世的妻子。
1.謂逃席以避酒。
1.謂國家敗亡,宗廟絕祀。
1.謂士兵脫離隊伍逃跑。
1.亡國之君;失權之君。
1.先父,去世的父親。
1.無可奈何。謂只能如此,沒有別的辦法。
1.指被虜掠的人口。
1.不務正業。
2.指不務正業的人。
3.謂小兒頑皮狡猾。
1.不務正業的人。
1.無所依賴;無以聊生。
2.無可奈何,沒有別的辦法。
3.了無情趣。
1.了無情趣。
1.查詢;查訪。
1.謂守分自安。
1.推崇其高風亮節。
1.摧挫敵人的兵刃。推,通"摧"。謂沖鋒。泛指用兵﹑進兵。
1.推戴尊奉。
1.同"推服"。
1.推許佩服。
1.覆勘,重新審問。
2.傾覆,推翻。
1.同"推燥居濕"。
1.以兵器相加;動干戈。
1.宋代考查民戶物力確定賦役之法。規定民戶典賣產業,稅賦與物力一并過戶,名推割;又定三年一查定,名推排。
1.推移變易。
1.推舉功勛;按照功勞。
2.推讓功績。
1.推入溝壑之中。語本《孟子.萬章上》"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后以"推溝"為憫民之典。
1.推車前進。古代帝王任命將帥時的隆重禮遇。《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內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后因以稱任命將帥之禮。
2.推動;協助。
3.薦舉;援引。
1.借故推托。
1.推衍擴大。
2.謂擴大施行或作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