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香噴噴。
1.臺省的官職﹑品級。指高位。
1.猶禁中。
在臺灣省本島西部、臺中盆地中心、縱貫鐵路線上。1945年設市。人口73萬(1988年)。臺灣省中部經濟、文化中心。有中山公園、寶覺寺等名勝古跡。
1.座鐘。放在桌子上用的時鐘。
1.曾做臺省或行臺長官的資歷。
1.桌子。也特指打臺球﹑乒乓球等時所用的特制的桌子。
1.指佛教的天臺宗。
1.見"臺座"。
1.亦作"臺坐"。指宰相之位。
2.舊時稱呼對方的敬辭。
1.邰地,邰國領地。
1.猶言看得起;抬舉。
1.揚鞭策馬。
1.大型桿秤。使用時以竹木杠或扁擔穿過秤紐由兩人抬著﹐故稱。
1.照顧﹐體貼。
1.舉起。
1.舊時指用杠抬運靈柩。
2.爭辯;頂牛。
1.提高。多指物價﹑地位等。
1.舊時民間迎神賽會中的一種游藝項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閣里有兩三個人扮飾戲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別人抬著游行。
1.抬高估價。
1.一種用兩人抬著盛放禮物的箱盒。
1.提高物價。
1.抬轎。喻吹捧﹑拍馬。
1.獎掖抬舉。
1.比喻對他人的阿諛奉承。
2.麻將賭博中兩家或三家串通﹐使一家輸錢。
3.謂扶持新人。
1.推重﹐敬重。
稱贊;提拔多謝抬舉|全仗抬舉。
吵架兩人面紅耳赤地抬扛。
1.猶昂首。氣宇軒昂貌。
1.上衣從腋到肩的部分。
1.方言。謂大清早就談鬼說怪。舊時認為不吉利。
1.由兩人抬的裝物大筐。
1.借糧。
1.猶桌面。多用以喻正式的場面。
1.過去使用的以火藥發射鐵彈丸的一種炮。
1.過去使用的一種火器。槍筒粗長﹐發射時裝上火藥和鐵砂﹐槍筒放在一人肩上﹐由另一人點導火線。
1.猶言慶功。
2.動手﹐舉手。
3.謂寬容饒恕。
1.亦作"抬帖"。湊合;配合。
2.照顧﹐體貼。
1.見"抬貼"。
1.即抬閣。
1.舉首﹐仰起頭。
2.比喻受壓制者得到伸展。
3.舊時書信﹑行文的一種格式。即涉及對方時﹐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另起一行書寫﹐以表示尊敬。亦指書信﹑公文等行文抬頭的地方。
4.在信件﹑票據或單據上寫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
1.額上的皺紋。
1.舊時一種行文書寫格式。凡臣下奏章及一般文書中﹐遇及皇室﹑陵寢及天地等字樣﹐必于次行抬頭一格或二三格書寫﹐以示尊敬。
1.舉目。
1.亦作"抬?"。
2.扛抬。
1.苔蘚叢生如斑點之狀。
1.植物名。紫堇的別名。
1.晉郭璞《贈溫嶠》詩"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爾)臭味,異苔同岑。"后世因以"苔岑"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1.謂其狀如發之苔。
1.水苔曬干為脯,可食。
1.苔蘚滋生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