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竊取名義和稱號。
1.謂縱有眾多的嘴也不能辯解。
1.橋名。宋顧訓之五代同居于此橋左近﹐故名。
1.總理國政之官。
2.指各種政務。
3.百官。
1.生姜的別名。
1.從孔穴中發出的各種聲音。亦指各種一般的聲音。
1.形容非常懶惰。
1.一百份牢。牢﹐古代祭祀或宴享時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
2.見"百牢關"。
1.古關名。隋置﹐原名白馬關﹐后改。在今陜西省勉縣西南。
1.比喻聲響之大。
1.多種牽累。
1.猶言久別。
2.種種不幸的遭遇。離﹐通"罹"。
1.種種不幸的遭遇。
1.各種禮儀。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
2.古時諸侯封地范圍?!睹献樱f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稱諸侯國。參見"百里之命"。
3.亦謂地小。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
5.借指縣令。 6.寶劍名。 7.復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見《孟子.萬章上》。
1.治理一縣的人才。古時一縣轄地約百里﹐因以百里為縣的代稱。
1.縣令的別稱。
1.形容不可多得。
2.謂挑選嚴格。
1.見"百里君"。
1.指國君的政令。百里﹐指諸侯國。
1.指公卿以下眾官。
1.富有人家分一些財產給兒子,使其自立門戶。
1.為慶吊等事送人禮物或現金,眾人各分攤一份。
1.謂清除糞穢以肥田。
1.謂露于風中。
2.亦作"出鋒"。皮衣邊上露出皮毛。
1.出頭露面表現自己,企圖得到欽佩羨慕。
1.指書法上使點畫鋒芒外露的一種用筆方法。
2.猶沖鋒。
3.見"出風"。
1.見"出風頭"。
1.被逐出的贅婿。
1.出了伏天;伏天結束。
1.謂居喪到期,除去喪服。
2.在五服之外。指血親關系已出五代的。
1.指帝王封官的詔令。
1.謂出任輔佐帝王的大臣。
1.猶請假。
1.被丈夫休棄的婦女。
2.休棄妻子。
1.出生。
1.指親生子。
1.船舶駛出港口。
2.指發生不正當關系的男女分離。
1.外出和返回都要稟告父母。
①走出樓閣耶娘聞女來,出閣相扶將。②出嫁閨女出閣。
①舊時表章或書信,為表示敬意,凡遇尊稱,則另起一行,出格書寫。②出眾;不尋常。③不合常規;過分鬧得出格了。
1.發給;給予;付給。
1.上工;出勤。
1.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科舉考試時,考生上廁所須領出恭入敬”的牌子,以防擅離座位或作弊◇因稱大便為出恭”。
1.入廁前領取的牌子。
1.科舉時代,凡屢試不第的貢生,可按年資輪次到京,由吏部選任雜職小官。某年輪著,就叫作"出貢"。
2.秀才一經成為貢生,就不再受儒學管教,俗稱"出貢"。
1.從幽谷出來。常喻指境遇好轉或職位升遷。
1.從低處移到高處。
1.從幽谷飛出的鳥。亦喻指升遷之人。
1.外出受雇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