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竊盜與叛亂。語本《論語.陽貨》"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2.盜匪之亂。
1.放馬。
1.即租米。
1.脫去禮帽。稅﹐通"捝"﹑"脫"。
1.征稅的名目。
1.我國古代按土地面積向田主征稅的賦稅制度。
1.各個稅種中所規定的應課稅的項目。
1.猶稅駕。休止﹐停宿。稅﹐通"捝"﹑"脫"。
1.征稅的時期。
1.中國舊時民間不動產買賣典當﹐在契約成立后﹐新業主持白契向官署交納稅契的行為。一經稅契﹐白契即可換成紅契﹐并辦理過戶手續。
1.中國舊時民間不動產買賣典當﹐在契約成立之后﹐新業主向官署辦理過戶手續時所繳納的稅款。
1.納稅的錢。
1.謂收稅專利。
1.以物贈送人。
1.指有虎出沒常使人送命的荒涼之地。
1.征稅收入。
1.謂過期而服喪。
1.駐宿的館舍。
1.元代地稅名。
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方式。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體現國家同社會集團、社會成員之間的分配關系。稅收用于維持政府機構的開支,以執行國家的各種社會職能。
1.納稅。
1.以言語游說他人。
1.征收賦稅的工作。
1.征收糧稅。
1.應征稅的數額。
1.舊時官府給予納稅人的納稅憑證。
1.唐藩鎮于朝廷規定的常稅之外﹐巧立名目﹐括取民財﹐進貢皇帝﹐稱"稅外方圓"。
1.正稅外再征的錢。
1.租借房屋。
1.征稅的事務。
2.古代對稅務官署的簡稱。
1.應征稅的物品。
1.休止憩息。
1.即租稅。
1.稅收的款項。
1.脫衣﹐解衣。稅﹐通"捝"﹑"脫"。
1.猶食邑。卿大夫的封地。
1.猶稅金。舊時海關稅收按銀兩計算﹐故名。
1.驗稅的印章。
1.租房居住。
1.稅收的來源。
1.征稅的規則和實施條例。
1.征稅章程。
1.稅收政策。
1.國家稅收的制度。
1.國家規定的稅收種類。
1.租稅。田租和賦稅。
1.植物名。又稱瞑菜。
1.植物名。又名瞑菜。
1.猶夜長夢多。比喻時間長,事情易生變化。
1.指嬰兒用的搖籃之類。
1.酣睡。
2.比喻麻痹大意或浪費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