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說大話,夸口。向,通"響"。
1.《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j僂句,以卜為信與僭,僭吉。"杜預注"僂句,j所出地名。"后因以"僂句"稱龜。唐劉禹錫《罷郡歸洛陽寄友人》詩"不見蜘蛛集,頻為僂句欺。"明焦竑《焦氏筆乘續集.物名》"僂句之地出j,則名j曰僂句。"一說古無地名曰"僂句",僂句乃謂龜背之中高而兩旁下。參見清朱彬《經傳考證.春秋左氏傳.昭公二十五年》。
1.弓身貌。形容恭順。
1.見"僂羅"。
1.見"僂羅"。
1.棺蓋邊的飾物。
1.駝背。
2.彎下身子。
1.屈指而數。
1.曲背而行。形容衰老。
1.屈指而數;屈指。
1.形容狹小;狹窄。
2.猶歷歷。
3.象聲詞。
1.亦作"嘍羅"。
2.伶俐能干;有本領。
3.舊稱占有固定地盤的強人部眾,現在多比喻追隨惡人的人。
4.擾亂;喧噪。
1.象聲詞。形容言語讓人聽不明白。
1.古代棺飾。或為覆于棺上的彩帛,或為繪于外板的彩飾。
1.王后分娩前所居的宮室。
1.即扶留。緣藤而生。結實如桑椹,味辛。葉可制醬。
常綠木本植物,莖蔓生,葉子橢圓形,花綠色。果實有辣味,可以用來制醬。也叫蓌醬(jǔjiàng)。
1.猶城堡。
指樓房的一層每個~都設有消火栓。
1.古代戰車。上設望樓,用以瞭望敵人。
1.南宋水軍名目之一。
設有樓的大船。用于作戰或旅游樓船三千備戰|樓船燈火輝煌,笑聲陣陣。
1.漢代將軍名號之一。
2.泛指水軍將領。
1.南宋水軍名目之一。
1.樓房的窗戶。
1.城上瞭望敵情的高樓。
1.樓房店鋪。
1.宋代地方管理房地產稅務的機構。
1.高大的宮殿。
1.城樓與城堞。泛指城墻。
1.一種輕便的快艇。
1.舊時對嬌夫的蔑稱。
1.古代北方部族名,精于騎射。因以代指善射的將士。
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房子。
1.樓房的梁。
1.樓,重屋;閣,架空的樓;臺,土筑的高壇;榭,臺上的房屋。泛指高大富麗的建筑群。
1.泛指高大富麗的建筑群。亭,有頂無墻的建筑物。
1.泛指高大的宮殿。
1.古代筑樓懸鼓,有盜賊時擊以報警,謂之"樓鼓"。
2.作報時之用。
1.泛指樓殿之類的高大建筑物。
1.道教名觀。在陜西省周至縣城東南秦嶺山麓。相傳周康王時,函谷關令尹喜曾在此結草樓而居,觀看天象,并在樓南高崗筑臺,講授《道德經》,稱說經臺。該樓一名紫云樓,后人創立道觀,稱"樓觀"。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宗圣觀。宋元曾屢更名,為中國道教最早的宮觀。參閱《云笈七簽》卷一○四。
1.華麗的房屋或客舍。
1.樓船。
1.指用鸕鶿杓所斟之酒。泛指美酒。
1.指利用他人掠取東西而歸為己有的事。
1.病名。百日咳。參見"鸕鶿瘟"。
1.中醫病名。即百日咳。小兒易患,咳嗽不止,連作數十聲,如物哽咽,欲吐難出。
1.比喻一種自鳴得意的奸笑。
1.即鸕鶿船。
1.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廣動植序》"鸕鶿吐鷕。"后因以"鸕吐"謂鸕鶿吐而生子。
人和脊椎動物頭部的骨骼。內部中空,稱顱腔”。有容納、支持和保護腦、眼和內耳等感覺器官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