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污雜惑亂。
1.即角?。
2.即角端弓。
1.用異獸角端牛之角制成的弓。
1.古代鮮卑異獸名。狀似牛,角在鼻上,故稱。
1.束發如角狀。
1.即角黍。
1.角調之歌。
1.指有角的獸類。亦泛稱獸類。
2.泛指獸角。
1.以獸角為飾的硬弓。
頭和頸僵硬、向后仰、胸部向前挺、下肢彎曲的癥狀,常見于腦膜炎、破傷風等病。
1.道冠。
2.宋代時行的一種白角制的女冠。
1.有楞角的圭玉。比喻鋒芒。
1.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豬牙菜。莖葉似青蒿,花紫紅色,秋季結蒴果,呈長角狀。角蒿灰可治口瘡。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四.角蒿》。
1.分立門戶。比喻結黨營私。
1.賭博押牌寶用語。押賭注的位置在賭臺角邊,稱"角回"。
1.《禮記.內則》"三月之末,擇日剪發為鬱,男角女羈。"鄭玄注"鬱,所遺發也。夾囟曰角,午達曰羈也。"孔穎達疏"囟是首腦之上縫,故《說文》云十其字,象小兒腦不合也。夾囟兩旁當角之處留發不剪……《儀禮》云'度尺而午。'注云'一縱一橫曰午。'今女剪發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交通達,故云。午達不如兩角相對,但縱橫各一在頂上,故曰羈。羈者,只也。"后因以"角羈"指古代童稚頭頂兩兩相對的束髻。
1.語出《左傳.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孔穎達疏"角之謂執其角也,掎之言戾其足也。"執其角,拖其足◇以"角掎"比喻前后夾擊。
1.古代藝妓。
1.比賽技藝。
1.古代童稚的發髻。狀如牛角。
1.見"角粽"。
1.即風角家。
1.比喻細微。
1.角如繭﹑栗般小。指幼牛。
1.猶擊劍。
1.四角,四方。
2.猶角落。
1.鴟鵂的別名。鵤,同"鴟"。
1.競爭比較。
1.犀角制的符節。周代都鄙大夫遣使所用。
1.方巾,有棱角的頭巾。為古代隱士冠飾。
2.借指隱士或布衣。
3.指歸隱。
1.《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琹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1.穿常服而居私宅。謂功成隱退。
1.謂競相以進。
1.競相飲酒。謂歡宴。
1.牛角與雞距。比喻武器或精銳部屬。
2.比喻黨羽。
1.角宿與亢宿的并稱。即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一﹑第二宿。舊傳均為壽星。
2.指據其方位所劃分的天區及與之相應的地域。
1.抗爭。
1.斗口;爭吵。
1.用眼角斜視。
1.古地名。在今江蘇省吳縣。
2.即角里先生。
1.漢朝隱士四皓之一。
1.漢劉向《列仙傳·子英》"子英者,舒鄉人也,善入水捕魚。得赤鯉,愛其色好,持歸,著池中。數以米谷食之,一年長丈余,遂生角,有翅翼。子英怪異,拜謝之,魚言'我來迎汝。汝上背,與汝俱升天。'即大雨。子英上其背,魚騰升而去。"后以"角鯉"指化為龍形的神魚。
1.即角抵戲。
1.卓然特立。
2.對峙;并立。
1.乖戾;古怪。
1.比較;審度。
1.卓然特立。
1.泛指角獸和魚龍之類。
1.菱角。
1.古代神話傳說中五百年的神龍。
城角上供瞭望和防守用的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