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推移變化。
2.推究變異。
1.猶成文。
1.編次﹔編輯。
集中某類事物的各個方面,達到相當完備的程度這是一部~的優秀著作。
1.成其德教。謂為君施德教于民。
1.猶搜集﹐采集。
1.謂鳳停于樹。南朝陳賀循《賦得夾池修竹詩》﹕"來風韻晚徑﹐集鳳動春枝。"后因以比喻聚集賢才。
2.謂時世清平。語出《太平御覽》卷九一五引《禮斗威儀》﹕"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則鳳集于林菀。"
1.順從﹐服從。
1.工商企業按預定資本總額等分為若干股﹐以發售股票方式募集股份﹐籌集資金。
反映事物的集合體的概念。如詞匯”反映所有的詞集合而成的整體,它不適用于構成該整體的個體。任何一個詞都不能稱之為詞匯”。有些語詞在不同的語境里可以分別表達集合概念或非集合概念。如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中的作家”是集合概念;張三是作家”,其中的作家”是非集合概念。
簡稱集論”。研究集合的性質及其運算的一門數學分支。純粹數學的各個分支幾乎都建立在滿足各種不同條件的集合之上,許多涉及數學基礎的根本性問題都可歸結為有關集論的問題。
集合在一起開會。
1.亦作"雧解"。匯輯諸家對同一典籍的語言和思想內容的解釋﹐斷以己意﹐以助讀者理解。
2.匯合"經"與"傳"﹐為之解釋。
編輯在一起的精彩的圖畫、詩文等(多用做標題)圖片~ㄧ郵票~。
集合;聚合人們~在老槐樹下休息。
1.謂遭到冷遇。
1.謂遭遇苦難。語出《詩.周頌.小毖》﹕"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毛傳﹕"我又集于蓼﹐言辛苦也。"鄭玄箋﹕"集﹐會也。"
1.見"集靈宮"。
1.漢宮殿名。為皇帝祀神﹑求仙之所。
1.唐時臺名。在長生殿側。
2.漢時臺名。
聚集場院中~了一群人。
1.匯輯抄錄。
1.謂降大命于開國之君。
1.匯集眾人的主意。語出《國語.吳語》﹕"夫唯能下其群臣﹐以集其謀故也。"
1.見"集寧"。
1.比喻受教化。語本《詩.魯頌.泮水》﹕"翩彼飛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懷我好音。"孔穎達疏﹕"彼飛鸮惡聲之鳥﹐今來集止于我泮水之林﹐食我泮宮之桑黮﹐歸我好善之美音……喻不善之人感恩惠而從化。"
2.入學宮學習。
1.集日。
1.古代國子監監丞用以記載生員過失的簿冊。
1.即集愆簿。
1.南曲體式之一。集同一宮調或不同宮調內諸曲牌的各一節﹐聯為新曲。
1.收集采取。
政治、經濟、軍事大權集中于中央。
采用多信道共享、調度功能的無線通信系統。多信道共用可使有限頻率資源為大量用戶共享;信道還采取動態分配,即在話音間隙時,信道便自動分配給其他用戶使用,有效地提高了信道可用時間,減少了信道阻塞率。
1.責備?!洞蟠鞫Y記.保傅》"忿怒說喜不以義﹐賦與集讓不以節。"孔廣森補注﹕"集﹐當為譙﹐字形之誤……譙﹐責也。忿怒非義﹐則集讓無節。"一說﹐責備集中于一人。王聘珍解詁﹕"集﹐聚也﹔讓﹐責也。集讓﹐謂責備于一人也。"
1.摻雜。
本地區貨物集中外運和外地貨物由此分散到區內各地的地方。
1.謂箭射中目標?!蹲髠鳎骞辍珐s"鄭成公疾﹐子駟請息肩于晉。公曰﹕'楚君以鄭故﹐親集矢于其目。'"杜預注﹕"謂鄢陵戰﹐晉射楚王目。"孔穎達疏﹕"集﹐是鳥止之名﹔矢﹐有羽似鳥﹐故亦稱集也。"后以"集矢"謂群起指摘。
1.比喻眾人所指摘的對象。
1.成事﹔成功。
1.匯輯諸家對某一古籍的解說﹐斷以己意。
1.聚集成捆的。
1.匯集對某一古籍的諸家解說﹐斷以己意。
1.謂集中眾人智慧﹐廣泛進行議論。
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1.棲息的隼鳥。語本《易.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牖之上﹐獲之﹐無不利。"孔穎達疏﹕"隼之為鳥宜在山林﹐隼﹝集﹞于人家高牖﹐必為人所繳射。"
2.墜落的隼鳥。語本《國語.魯語二》﹕"仲尼在陳﹐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韋昭注﹕"隼﹐鷙鳥﹐今之鶚也……楛矢貫之﹐墜而死也。"
1.若干無親屬關系的個人組成的住戶。
以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和共同勞動為基礎的經濟形式。
與個人利益”相對。各個集體的共同利益。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當這三者的利益發生矛盾和沖突時,社會主義道德要求人們的個人利益服從于集體利益,而集體利益則服從于更高的社會利益。參見個人利益”(191頁)、社會利益”(964頁)。
1.以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形式。同"勞動者個體所有制經濟"相對。
①多人共同表演的舞蹈,常用樂器伴奏。也叫群舞。②形式比較自由、動作比較簡單的群眾娛樂性的舞蹈。
集體成員對集體的目標、信念、價值與規范等的認識。表現為集體成員按集體的行為標準要求自己,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對集體具有責任感和信賴感。集體意識的形成有利于培養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以及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