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園名。在北京西直門外,原為皇家的三貝子花園,1906年改建為"萬牲園",園內有動物供人參觀,解放后,改為北京動物園。
1.送行;告別。
1.運送棺柩下葬;出殯時陪送靈柩。
1.方言。送給。
1.敬茶;獻茶。
2.舊時婚俗,男方向女家送聘禮,叫"送茶"◇亦以"送茶"泛指送禮。
3.喝茶時以食物助飲。
1.指為上級差官送行。
2.指遞送公文﹑書信的差役。
3.指送信當差。
1.猶言送這送那。形容對人生活很關切,待人殷勤熱情。
1.舊時科舉考試,親友于考試前贈送食品或送至考場,謂之"送場"。
1.推送潮水。
2.觀潮退去。
1.送行之車。
2.送葬之車。
3.指到車站送行。
1.輸誠,歸順。
1.押送遞解。
1.送別春天。
2.舊時立春日的一種風俗。
1.護送隨從。
1.法律用語。司法機關依一定方式將訴訟文件(如傳票﹑判決書等)送交訴訟參與人。送達不僅使訴訟有關人員了解文件內容,便于遵照執行;而且在于賦予一定的法律效果。如傳票一經送達,則被送達人即有到庭的義務,不得借故規避。
1.舊俗富人嫁女后第一個元宵節,送新燈以賀。
1.謂一去不復返。
1.發電廠把電力輸送到用戶。
1.舊俗指男方送聘禮與女家而定親。宋王十朋有《昌齡弟送定葉氏》文。
散文篇名。明代宋濂作。馬生,是作者家鄉的太學生。文中回顧了作者少年求學的艱辛,勉勵后學者珍惜良好的學習環境,勤奮攻讀。當時作者已身居高官、功成名就,但文章語言平易親切,循循善誘。
詩篇名。唐代王勃作。杜少府為作者友人。詩中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慰勉即將分手的友人,意境開闊,一掃離別時的低沉情調,改變了漢魏以來送別詩的傳統格局。
1.斷送;葬送。
1.下飯。
2.舊時喪禮之一。
1.放風箏的一種附加物。風箏升空后,將附加物掛在線上,隨風鼓起,沿線而上。有的附有爆竹,有的附有彩飾。
1.指結婚之夕,親友陪送新郎進入洞房。
1.猶言借故生風。
1.工廠﹑礦山生產中為了防暑降溫或保持空氣的清潔,向車間﹑礦井大量輸送空氣的機器。
1.僧人做佛事超度亡靈時,要發牒請佛,獻齋上供,事畢,化紙把佛送走,謂之"送佛"。
1.喻幫助他人徹底周全。
1.猶藏鉤。古代一種游戲。
1.魏晉南北朝時期,州郡長官遷轉離任,其屬僚隨之遷轉,謂之"送故"。
2.贈送財物助辦喪事。
1.亦作"送舊迎新"。
2.指送舊官,迎新官。
3.指送舊歲,迎新年。
4.指娼妓送迎嫖客。
1.舊指呈送聘請塾師的關書。
1.送交官府。
1.方言。嫁女。
1.祭送作祟的鬼怪。
1.謂送禮賀人遷入新居。
1.舊俗于農歷十月初一日,祭祖掃墓,焚燒紙衣,叫"送寒衣"。
1.為橫死者送喪♂,不測,意外。
1.方言。猶送房。
1.即發話器。一種小型的專用于電話通信的傳聲器。能把話音轉換為聲頻電信號以便傳輸。送話器常與受話器聯合裝配成為送受話器。用于電話機﹑人工電話交換機及其他通訊設備中。
1.指傳達思想感情。
1.歸還。
2.指送給,送與。
1.把貨物送到顧客家里,以方便用戶。
2.比喻女子主動接近男子。多用于貶義。
1.敬送帝王。
1.猶送親。
1.送交有關方面檢查。
1.餞送,餞行。
1.呈送交給。
1.猶趕腳。
1.送走舊節候。謂季節更換。
2.送別使節。
3.送還符節。
4.謂節日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