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艱難。
1.士類。士人的總稱。
1.士大夫間的評論﹑輿論。
1.兵馬。引申指軍隊。
1.士人與庶民。氓,民。
1.古代四民之一。泛指士大夫階層和普通讀書人。
2.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并稱。猶言士庶。
3.泛指人民﹑百姓。
4.猶言軍民。
1.[英cement]水泥。
1.古代所謂四民。
①泛指男女京師士女多至河間寺。②仕女,貴族婦女士女游春。
1.士大夫的品行才學。
2.士大夫的品第﹑等級。
士兵的戰斗意志和勇氣士氣旺盛。也比喻讀書人的氣節士氣崢崢未可非|士氣為之一新。
1.士大夫;儒生。亦泛稱知識階層。
2.人民;百姓。
3.士卒;將士。
1.文人,讀書人。
紳士士紳內眷|把四方士紳請到這里來評理。
1.亦作"士史"。古代執掌禁令刑獄的官名。
2.兵眾,軍隊。
1.見"士師"。
1.士人和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
2.士族和庶族。
1.士人與庶民。
1.復姓『代有士孫張。見《漢書.儒林傳.梁丘賀》。
1.英語stamp的譯音。郵票。曾通行于香港等地的粵方言中。
1.古代卿﹑大夫﹑士及其子弟所領有的田地。
1.士卒;軍隊。
1.指門第。
2.猶眾望。
1.見"士伍"。
1.亦作"士五"。
2.士卒。引申指軍隊。
1.魏晉時指士兵之子。
1.士大夫的風氣;讀書人的風氣。
1.春秋齊管仲輔佐齊桓公時,劃分地方行政區域,使士﹑農﹑工﹑商四民分別聚居。士民聚居的地區稱"士鄉"。
1.士大夫的操行。多含褒義。
1.士族。指在政治﹑經濟等各方面享有特權的豪門大姓。
1.士之杰出者。
1.士大夫的輿論﹑評價。
1.古代稱在官僚知識階層或普通讀書人中的朋友。
1.士大夫的楷模﹑榜樣。
1.眾士兵。指部隊的普通戰斗成員。
1.士族;閥閱世家子弟。
1.男子的美稱,多指年輕人。
2.士大夫官僚階層。
3.學子;讀書人。
4.豪門士族的子弟。
5.將士家的子弟。
士兵身先士卒|與士卒同甘共苦。
又稱世族”。東漢后期在地主階級中逐漸形成的大姓豪族。在政治、經濟各方面享有特權。士族勢力在南北朝時最盛,至唐末消亡。
1.猶稱號。指遠古傳說中的賢明帝王的稱號。亦代指這些賢明帝王。
1.宗族譜系。
1.氏與姓。
2.指姓。
3.謂宗族譜系。
1.世家大族的后裔。
日本能樂演員、謠曲作家。與其父觀阿彌共同改革能樂表演藝術。作有能樂論著《能作書》、《花傳書》以及謠曲(即能樂腳本)《羽衣》、《弓八幡》等。
1.當世有權勢的人。
1.世代相傳的珍寶。
1.世主。
1.社會的弊病。
1.時代的變遷;世事的變化。
1.猶世范。
1.指歷史世系表。
2.世人的表率。
3.塵世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