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李淵”。唐朝建立者。字叔德。襲唐國公爵。公元617年任太原留守。乘隋朝在農民起義打擊下土崩瓦解之機起兵,攻取長安,立煬帝孫楊侑為帝。次年又逼楊侑讓位,建立唐朝。626年玄武門之變后傳位次子李世民,自稱太上皇。
1.即牦牛。
1.謂精明能干。
1.靈敏迅速。
1.聰明俊秀。
1.亦作"敏決"。
2.敏捷果斷。
1.敏捷特出。
1.好口才。
1.敏捷。
1.敏捷,華麗。
1.敏捷豪邁。
1.謂敏捷多才。
1.明快,雋美。
2.敏捷穎悟。
1.聰慧而明達。
1.敏捷廣博。
1.勉力以求。語本《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劉寶楠正義"敏﹐勉也。言黽勉以求之者也。"
1.聰明機智。
1.見"敏劭"。
1.聰明博識。
1.謂才思敏捷。
1.亦作"敏晤"﹑"敏寤"。猶聰明。
2.猶覺悟。
1.見"敏悟"。
1.猶憫惜。敏,通"憫"。
1.聰慧,機靈。
1.指勉力修身。語本《論語.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1.勤勉好學。
1.敏捷謙遜。
1.聰敏機智。
1.敏捷而周到。
1.吹笛時用手按著笛孔。《文選.馬融》"笢笏抑隱,行入諸變。"李善注"笢笏抑隱,手循孔之貌。"一說,笢笏即篾忽,狀其聲之微細。見清朱珔《文選集釋》。
1.用純美黃金制作的刀鞘末端的裝飾品。珌﹐刀鞘末端飾物。
1.黃金和白銀。
1.質地優良的橇。
1.見"閔鐵"。
1.哀憐。
1.憐愛。
1.憐恤撫慰的詔書。
1.憐憫。
1.哀傷。
1.哀悼;哀憐。
1.憐惜保佑。
1.死者的生日。
1.哀憐救濟。
1.猶氓隸。服苦役的奴隸。
1.憐憫。
1.昏亂貌。
1.猶憐憫。
1.憐憫貌。
1.相傳為秦始皇坑儒之處。在今陜西省臨潼縣境。參閱《史記.儒林列傳》"焚《詩》《書》,坑術士"張守節正義。
1.哀傷。
1.猶愍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