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民間俗傳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兄弟。《三國演義》第一回"飛曰'吾莊后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于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后可圖大事。'玄德﹑云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后遂為結拜兄弟,共同謀事的典故。
1.謹慎精審。順﹐通"慎"。
1.順暢純熟。
1.順和寬恕。
1.順著先后次序計數。
1.船行駛的方向與水流的方向相一致。
2.比喻好運氣﹑好機遇。
1.比喻順應當時的情勢,采取相應的行動。
趁勢就便給人的好處內巡捕見有利可得,又是方便,就做個順水人情。
1.比喻運氣好,做事順利,沒有阻礙。
1.比喻順應情勢說話行事。
比喻順應情勢辦事他順水推舟做了個人情。
1.同"順水推船"。
1.賭博時六粒骰子擲成一對"幺二二",稱"順水魚"。
1.馴服順從貌。
1.順著次序述說。亦謂順著道理述說。
1.謂順昭穆次序而祭祀。
1.謂歸順待命。
1.書信結尾時的套語,表示祝福。
1.順隨時俗。
1.順從。
1.謂順其自然成長。
2.順當,順利;合乎心意。
1.孝孫。
1.順當舒坦。
1.遜順孝悌。
1.遵循天道;順從天的意旨。
1.見"順天應人"。
1.唐史思明所鑄錢幣名。
1.《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孔穎達疏"殷湯周武,聰明睿智,上順天命,下應人心。"后因以"順天應人"謂順應天命,合乎人心。舊時常用于頌揚建立新的朝代。
1.陜北民歌的主要形式。也稱"信天游"。
1.見"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1.謂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
1.聽從。
2.謂聽得進。
1.順遂通達。
2.水流順利通暢;無阻塞。
1.猶沿路。
1.謂連詞順接前項,而又使意思推進一層。
1.遜遁退隱。
1.和順的形式。
1.猶言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1.順從我的心意才能生存,違抗我的心意就要滅亡。語本《莊子.盜跖》"順吾意則生﹐逆吾意則死。"
1.謂順從物理。
1.慎重和善貌。順﹐通"慎"。
2.謂逐漸熟悉,逐漸習慣。
1.順從的百姓。
1.隨從鄉俗。
1.慎密地審察。順﹐通"慎"。
1.順遂吉祥。
1.歸附。
1.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意志。
1.遵循天性。
2.依從自己的思想;合乎心意。
3.和順之心。
1.順從誠信。
1.舊俗農歷正月初八日祭星以求吉利,謂之"順星"。
1.遵循道理行動。
2.遜順的品行。
3.天文學名詞。行星在天球上由西朝東運動稱"順行",由東朝西運動稱"逆行"。"順行"是行星的主要運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