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忔憎"。
1.測量計算。
1.見"測影"。
1.古時為測量日影所建的臺。
1.猜想推究。
1.測度。
1.見"測癩"。
1.亦作"測賴"。
2.方言。無賴,賴皮。
3.方言。形容厲害,兇狠。
1.猜測謎語。廲,廲辭。
1.推測度量。
2.用儀器或量具測定空間﹑時間﹑溫度﹑速度﹑功能﹑地面的形狀高低和零件的尺寸﹑角度等。
一種測量標志。用混凝土或花崗石、青石等堅硬石料制成。埋設在地下或部分露出地面。用于標定地面控制點位置。
標定地面控制點位置的物件。包括測量標石、測量覘標以及其他標志物。其在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國務院于1984年1月頒布了《測量標志保護條例》。
一種測量標志。建造在三角點或導線點上的標架。用木材、鋼材或其他材料建成。高度從幾米至幾十米。高覘標由內、外架構成。外架頂端安裝有照準圓筒或串形覘板,供觀測水平角或豎直角時照準用。內架頂端裝有安置儀器的基板(稱為儀器臺”)。低覘標僅有外架,儀器安置在三腳架上。
又稱水道測量船”、海道測量船”。專供在海上勘測航道并繪制海圖等的船舶。除正辰行設備外,還配備必需的裝備及測量儀器。具有較好的低速航行及機動性能,較大的續航力和自持力。常兼作海洋磁場引力和海底地貌等海洋調查。
研究如何測定地面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將地球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測繪成圖,以及確定地球的形狀、大小等的科學。包括大地測量學、普通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重力測量學和海洋測量學等。由于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和遙感技術的應用,大大促進了測量學的發展。
1.測量上用為目標的小紅旗。
1.推測知悉。
1.測量試驗。
1.推測計算。
1.猶探聽。
1.觀測天文。
2.現為航和航空用語﹐指船舶或飛機駕駛員在航行中觀測天體﹐以求出船舶或飛機的地理坐標的方法。如海船上一般用六分儀觀測日﹑月﹑星辰等天體的高度﹐定出當時船位的經緯度。
1.通過推測而領悟。
1.測量檢驗。
2.以一定標準考查人的能力或成績。
1.測度。
1.亦作"測景"。
2.測量日影,以推算歲時節候。
也稱拆字”、相字”。一種迷信占卜法。拆開或合并漢字的偏旁點畫,附會其意義,以推測吉兇。
1.鋒利貌。《詩.周頌.良耜》"畟畟良耜,俶載南畝。"毛傳"畟畟,猶測測也。"孔穎達疏"以畟畟文連良耜,則是利刃之狀,故猶測測以為利之意也。"朱熹集傳"畟畟,嚴利也。"一說,深耕貌。馬瑞辰通釋"胡承珙曰'《爾雅》深,測也。《說文》測,深所至也。畟畟﹑測測,皆狀農人深耕之貌。'今按《淮南子.原道篇》注'度深曰測。'則以耜入地之深亦得曰測。《爾雅》舍人注'畟畟,耜入地之貌。'亦狀其入地之深。"
1.清晰貌。
1.猶策免。
1.謂帝王以策書命官。
1.象聲詞。
2.悲戚貌。
3.猶籌策。
1.同"籌策"。
2.古代計算工具﹐因以指數學運算。
1.猶得計。計謀得以實現。
1.策試和選評。
策劃鼓動策動叛亂|幕后策動。
1.簡策版牘◇指書寫用的紙張。
1.籌策;測度。
1.即對策『代士人應試時答皇帝有關政治﹑經濟策問的文章﹐后代科舉亦以此為取士的部分要求。
1.帝王藏書之所。
1.猶言策高足。高駕即上駕。
1.謂乘上等快馬疾馳。高足﹐漢代驛傳設高足﹑中足﹑下足三等馬匹﹐高足為上等。
1.以簡策相告。
1.猶策勛。
1.策封官爵。
1.見"策畫"。
1.亦作"策劃"。
2.謀劃;計謀。
1.以帶葉竹帚制作的馬鞭。
1.亦作"筴籍"。
2.策﹐簡策;籍﹐簿籍。記言記事的簿冊文書。
1.指簿冊文書。
1.見"策蹇驢"。
1.乘跛足驢。喻工具不利﹐行動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