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秦檜。《戰國策.秦策四》載﹐齊﹑韓﹑魏攻秦﹐昭王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寧亡三城而悔﹐無危咸陽而悔也。"南宋丞相秦檜割地媚金以求偏安﹐事類昭王。秦都咸陽而檜姓秦﹐故時人以"咸陽"稱之。
1.沒有憂煩。
比喻不具備最基本、最必要的條件,因而不可能做到的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1.對新聞記者的美稱。
1.猶言無面馻饦。
1.語本《史記.項羽本紀》"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后以"無面目見江東父老"為羞見故鄉人之典實。
1.猶無米之炊。馻饦,一種面食。
①沒有或不知道名稱、名字無名高地|無名英雄|無名氏。②不出名;沒有名聲無名小卒|常恐不才身,復作無名死。③不追求名聲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④沒有名義和正當的理由師出無名。
1.明清時稱不中宮廷之選的閹人。
1.同"無明火"。
1.見"無名火"。
1.指不具名的揭人隱私的字條。
1.未標名目的國庫款。多指私人官俸歸公者。
2.指來路不明的錢。
1.指姓名不可考的人。
1.對平凡人物的蔑稱。
1.不出名的小兵。
2.泛指沒有名望﹑不受重視的人。
1.礦物名。即天然產的含水氧化鐵,可入藥,有止痛生肌作用;亦可作陶瓷器的青釉料。
1.中藥地榆的別名。
1.指獻身于偉大事業而姓名不為世人所知的人物。
1.見"無名之樸"。
1.亦作"無名之璞"。
2.道家謂質樸自然﹑玄默無為之"道"為"無名之樸"。
3.未出名的璞玉。喻不為人知的才識之士。
1.沒有正當理由出征的軍隊。
1.中指與小指之間的指頭。
1.中醫指一切無可稱名的毒瘡。
1.謂無名望的人。
2.指匿名造謗的人。
3.泛指不知其名姓者。
4.果名→榛子的別名。果仁與木皮可入藥。
1.指五代王審知據閩時濫收的租稅。
1.癡妄之念;欲火。
2.怒火。
1.猶言不分晝夜。
1.指怒火。
1.見"無明無夜"。
1.佛教語。謂無生無滅。
2.謂沒有好的命運。
1.指氣色不晦暗。
2.指不得用墨之法。
1.相傳北魏﹑北齊取士,發現試卷拙劣的,罰飲墨水一升,后遂以"無墨水"嘲人文理不通。
1.沒有計策。
1.失去母親。
2.鳥名。
1.方言。母親。
1.瞎眼。
2.不長眼睛。
3.沒有眼力。
1.猶言無窮小。與"無外"相對。
1.無奈,無可奈何。
2.猶無限;非常。
1.方言。猶言沒辦法。
1.亦作"無乃"。
2.相當于"莫非"﹑"恐怕是",表示委婉測度的語氣。
1.無可奈何,沒有辦法。
1.見"無奈"。
1.沒有困難;不困難。
1.不彎曲。
2.比喻不屈服。
1.沒有才能;沒有能力。
2.指沒有才能或能力的人。
3.謙詞。猶不才。
4.謂不能有所作為。
1.不能做什么。
2.猶無能為力。
1.用不上力量。多指沒有力量完成某件事情或解決某個問題。
1.原指不足以供某人役使◇多用于自謙,表示才干比某些人低下。
2.泛指沒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情。
1.猶言無丸泥之固。謂難以固守。
2.不沾泥土。形容潔凈。
1.沒有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