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帝王祭祀白帝神的地方。
1.亦作"夢象"。
2.夢中所見的形象﹑情景。
1.見"夢兒亭"。
1.見"夢游癥"。
古人認為夢中見熊為生男的征兆,因以夢熊”為賀人生子之辭夢熊之喜。
1.同"夢熊"。
1.說夢話。
1.在睡夢中遺精。
1.猶幻影。
1.亦稱"夢行癥"。
2.人在睡眠中無意識地起來并完成某些動作,如上房﹑爬樹等,這些活動自己都不知道,是大腦皮層機能發(fā)生障礙造成的。
1.夢后。
1.迷蒙細雨。
1.睡夢中說的話。
1.古時迷信,謂夢月是生大貴子女的吉兆。
1.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云。"后因以"夢云"指美女。亦指幽會之事。
1.即云夢澤。
1.夢中所預示的征兆。
1.傳說中會使人做夢的枕頭。
2.借指做夢的人。
1.猶夢兆。
1.喻幻境。極言虛幻。語本《莊子.齊物論》"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后知其夢也。"
1.佛教語。喻虛幻之甚。
1.語出《論語.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仰慕周公,至形于夢寐◇以"夢周"為緬懷先賢之詞。
1.即云夢澤。
1.《竹書紀年》卷下"文王之妃曰太姒,夢商庭生棘,太子發(fā)植梓樹于闕間,化為松柏棫柞,以告文王,文王幣率群臣,與發(fā)并拜告夢。"后因以"夢梓"為新朝創(chuàng)建的征兆。
2.以為太子之祥兆。
1.糊涂。
1.糊涂。
1.昏昧糊涂貌。
1.象聲詞。貓叫聲。亦用以呼貓。
2.形容幼小。
1.象聲詞。
1.止息戰(zhàn)事。彌,通"弭"。
1.填補;補償。
2.補救;挽回。
3.縫補,補綴。
1.久長。
1.滿一年。
1.靡侈,奢侈。彌,通"靡"。
1.猶蓋世。
1.遠道。
1.謂測度其全高。
1.見"彌泛"。
1.把試卷上填寫姓名的地方折角或蓋紙糊住,以防止舞弊。
1.猶綿延。
1.廣闊;遼闊。
2.謂更加廣大。
1.猶縫合。
1.駐節(jié)。古指官員巡視途中停留。節(jié),官員出行時所用的旌節(jié)。
1.復姓。北周有彌姐元進。見《周書.文帝紀上》。
1.滿懷。
1.布滿。
1.煤油燈的舊稱。初出于美國美孚石油公司,故名。
1.華美的衣服。
1.形容非常甘美和甜蜜。
1.電影﹑舞臺戲劇等美術工作的簡稱。包括布景﹑道具﹑服裝的設計﹑制造和選擇等。
2.從事電影﹑戲劇等的美術工作的人員。
1.美好的功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