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火不思的別名。一種形似琵琶而較狹小的直柄曲頸樂器。
1.他的母親。
1.從前,以前。
1.你的父親。
2.他的父親。
1.先前;往日。
1.思念,懷念。
1.猶乃才。僅僅。在,通"才"。
從前,往日乃者我使諫君也。
1.亦作"妳媼"。
2.乳母。
1.攙和著動物奶汁的茶。
1.用動物的奶汁做成的豆腐狀食物。
1.見"奶房"。
又稱乳粉”。一般指鮮牛奶經加工處理后制成的干粉。全乳的制成品稱全脂奶粉”,較鮮奶便于保存和攜帶,其蛋白質因經過加工而易于消化。脫脂乳的制成品稱脫脂奶粉”。經改變其成分,使之接近母乳者,稱母乳化奶粉”。
又稱乳兒糕”。米粉制成的嬰兒食品。米粉內加適量的豆粉、蛋粉、糖、鈣粉和維生素等,經調制、成形、蒸熟、烘干而成。
1.稱乳母的兒子。
1.用動物奶汁為原料發酵制成的飲料。
1.乳母,奶媽。
1.受雇給人家奶孩子的婦女。又稱奶娘。
1.乳名,小名。
1.見"奶母"。
1.奶媽;保姆。
1.見"奶奶"。
1.見"奶胖"。
1.乳母。
1.謂稚氣的聲調。
1.形容聲調稚氣。
1.奶制食品。
1.乳汁。
1.吃奶的嬰兒。
1.以酥酪和糖做成的糕點。
1.乳汁的氣味。
1.亦作"妳牙"。
2.乳齒。
1.從牛奶中提取的半固體食用脂肪。
1.見"奶子"。
1.為皇室征用乳母的機關。
1.耐煩。不急躁﹐不厭煩。奈﹐通"耐"。
1.令人無可奈何的時光。表示百無聊賴的思緒。
2.謂對付天公。
1.耐久。能夠經久。奈﹐通"耐"。
日本歷史名城。人口327萬(1986年)。公元710-784年為首都,名平城京。城市建筑式樣和布局仿照中國唐都長安。唐招提寺由唐代高僧鑒真創建。有許多歷史古紀文物。1950年被定為國際文化都市。
日本歷史上指以平城京(在今奈良市西)為首都的時代。從公元710年遷都平城京時開始,至784年移都長岡京(在今京都府)時結束。這一時期,屢派遣唐使、留學生入中國,吸收中國文化。文化興盛,尤其是佛教建筑、美術和文學成就最大。
1.即乃蠻(naiman)。十一﹑二世紀蒙古高原西部操突厥語的部族。
1.奈何﹐如何。
1.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厭煩。奈﹐通"耐"。
1.猶怎奈。
1.原指佛經中的奈園。《維摩詰經.佛國品》"一時佛游于維耶離奈氏樹園﹐與大比丘眾俱。"據《柰女經》﹐維耶離國梵志園中植奈樹﹐樹生一女﹐梵志收養﹐長大后顏色端正﹐天下無雙;佛至其國﹐奈女率弟子五百出迎﹐佛與諸比丘乃到奈女園﹐具為說本原功德◇因稱寺院為奈苑。
1.同"奈何"。
2.如何,怎樣。
3.怎么辦。
4.亦可疊用。
5.為什么。 6.無奈。
1.古代守城用的器械。
1.即奈河。
1.茉莉花的別名。
1.耐久。柰,通"耐"。
1.柰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