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電影演員。安徽蕪湖人。女。早年就讀于復旦大學。曾參加上海藝術劇社、辛酉劇社以及明星、電通影片公司等。抗戰時期率新中國劇團赴南洋演出◇赴美國學習。1955年回國,任北影廠編劇。曾主演話劇《賽金花》,電影《女性的吶喊》、《鐵板紅淚錄》、《自由神》等。著有長篇小說《寶姑》等。
1.暗道,隱秘的通道。
2.指利用地形埋伏軍隊以襲擊敵人的策略。
1.屈服;順從。
1.甘愿處于低下的地位。
〈方〉本地出產或土法制造的~小米兒ㄧ~面。
1.謂圈套。
1.方言。指在本地略有知識,但自夸博學多才的人。
1.服毒,吃毒藥自殺。
1.謂恭敬地閱讀。"伏"為表敬之詞。《孔叢子.雜訓》"子思在魯﹐使以書如衛問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書伏讀。"后世臣下閱讀帝王詔書亦稱"伏讀"。
1.比喻所行與所求背道而馳,不可能達到目的。
原稱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俄羅斯工業城市。人口97.4萬(1985年)。工業有機器制造、冶金等部門。附近有大型水電站。鐵路樞紐和重要河港。
歐洲第一大河。在俄羅斯歐洲部分。源于瓦爾代丘陵,注入里海。長3530千米。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內河航道,通過運河連接白海、波羅的海、黑海、亞速和里海,實現五海通航。貨運量占俄羅斯內河貨運總量的大部。沿河多水庫和水電站。
油畫。俄國列賓作于1870-1873年。描繪一隊衣著破爛、疲憊不堪的纖夫拉著貨船,以沉重的步子,緩緩地行進在伏爾加河畔的沙灘上。畫中人物形象各異,氣質、性格和生活閱歷迥然不同,畫家以寫實手法賦予他們生命的活力,從而使作品產生經久不衰的藝術感染力。
①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法國啟蒙思想家。因反對封建貴族,多次被捕,后當選為法蘭西語文學院院士。反對當時的封建專制制度,主張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對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影響很大。著作主要有《哲學通信》、《哲學辭典》等。②雕塑。法國烏東作于1781年。雕像中的伏爾泰穿著寬大的長袍,坐在扶手椅中,具有高貴莊嚴的氣質。
(犯人)被執行死刑罪犯已于昨天~。
1.北方。
1.極其順服的樣子。
1.見"伏伏帖帖"。
1.亦作"伏伏貼貼"。
2.心甘情愿;順從。
1.服罪;承擔罪責而死。語本《詩.小雅.雨無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伏天出現的旱情戰勝~。
1.據《新五代史.李琪傳》載,唐朝大明宮中的紫宸殿稱合,是天子于朔望日接見群臣的便殿(一說為前殿,見宋王溥《唐會要.大明宮》)◇因以"伏合"指朝臣俯伏合下向天子奏事。
1.俯伏等候。下對上的敬詞。
①制服猛虎,比喻戰勝惡勢力。②伏著的老虎。③也稱滾輪”。一種體育器械。由兩個直徑214厘米的圓輪構成。兩輪間距65厘米,由六根橫杠連接,并有踏板和把手環。可單人或雙人做向前和側向滾動練習。
1.遼代國君的行營之一,為其秋季游獵之所。相傳景宗率騎于此打獵,虎伏草間不敢動,故名。故址在今內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倫河源之白塔子西北。
1.農歷六月黃昏大火(古星名,即心宿二)的位置在中天,大暑后逐漸向西退伏,古謂"伏火"。
2.道家煉丹,調低爐火的溫度謂"伏火"。
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襲擊敵人打~ㄧ途中遭到~。
1.用埋伏的兵力突然襲擊敵人的一種作戰方式。
1.隱蔽的機械裝置。
2.潛在的因素。
1.孵卵的母雞。
2.謂孵雞卵。
1.隱疾。喻隱患。
1.在伏日舉行的祭祀。
1.《楚辭.九辯》"騏驥伏匿而不見兮,鳳凰高飛而不下。"王逸注"仁賢幽處而隱藏也。"后以"伏驥"比喻賢者隱居不仕。
1.謂埋伏武士或軍隊。
1.以劍自刎。
1.猶言殉節。指為維護某種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
1.即伏天。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
1.下棋時失敗的一方表示服輸。
1.埋伏的軍隊。
1.暗藏的仇敵。
1.亦作"伏臈"。
2.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伏"在夏季伏日,"臘"在農歷十二月。
3.指伏祭和臘祭之日,或泛指節日。
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
1.見"伏臘"。
1.自認年老精力衰退。
2.舊傳蝙蝠老后化為魁蛤,名伏老。
1.猶言陪禮。
1.見"伏櫪"。
1.尚未開發的物資﹑財源。
1.亦作"伏歷"。
2.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
3.喻指養育。
4.指蓄養在廄中的馬匹。
5.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后用為壯志未酬,蟄居待時的典故。
1.指蟬。
1.唐戶部侍郎蕭炅曾將"伏臘"誤讀為"伏獵"◇因以"伏獵"為大臣不學無文之典實。
2.見"伏獵侍郎"。
1.亦作"伏苓"。即茯苓。菌類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狀如塊球。中醫用以入藥。
2.彗星的一種。
1.見"伏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