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偷雞摸狗"。
1.亦作"斗獰"。
2.惡斗之聲。
①也作牛斗”。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氣沖斗牛,聲震天地|龍光射牛斗之墟。②(dòu-)體育競技活動。古埃及為表演者把牛激怒后將牛壓倒在地。古代西班牙則為人與牛斗并將其殺死,現為斗牛士在助手幫助下,利用靈活的動作,對牛邊挑逗邊把鏢投入其頸胛間,直至最后用劍把牛殺死。在中國,部分地區(qū)有兩牛交角搏斗的游戲。
1.明代賜予一品官員的官服,上繡虬屬獸斗牛,故名。
1.指南斗星宮和牽牛星宮。
1.印章刻字的一端為印斗,上端印鼻稱紐。斗紐,泛指印章。
1.亦作"斗弄"。
2.猶逗引。斗,通"逗"。
3.方言。猶擺弄。
1.古代乘用的牛車。亦特指大夫所乘之車。
2.泛稱牲口拉的兩輪或四輪車。
3.輪船上管理機器的人﹐即輪機長。
1.對火車﹑輪船上管理動力機器的人的尊稱。
1.謂徹底醒悟。
1.見"大徹大悟"。
1.官職尊貴之臣。
2.清代用為官號。如內官有總管大臣﹑軍機大臣等﹐外官有參贊大臣﹑領隊大臣等﹐特遣的稱欽差大臣。至清末盡改各部尚書為大臣﹐侍郎為副大臣。現亦用作君主國家高級官吏之稱。
1.即心宿﹐大火。
2.指伐星與北辰。
3.蒼龍七宿中房﹑心﹑尾三宿的總稱。
1.天大亮時。
1.大的成就。指事功。
2.大的成就。指學問。
3.大的成就。指道德。
4.完備。
5.特指某類事物的各個方面相當完備。 6.復姓。古代有大成執(zhí)。見漢劉向《新序.雜事五》。
1.清代所定孔子尊號。明嘉靖九年﹐尊孔子為"至圣先師"。清順治二年﹐更尊為"大成至圣文宣先師"。見《清史稿.禮志三》◇多省稱為"大成至圣先師"。
1.大都﹐大的城池。
2.外城。
中國指人口在50萬至100萬的城市。大城市一般具有多方面的職能,既是綜合性的工業(yè)城市,又是國家或地區(qū)的交通樞紐,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梵文mahāyāna(摩訶衍那)的意譯。公元一世紀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別。在印度經歷了中觀學派﹑瑜伽行派和密教這三個發(fā)展時期。北傳中國以后﹐又有所發(fā)展。"大乘"強調利他﹐普度一切眾生﹐提倡以"六度"為主的"菩薩行"﹐如發(fā)大心者所乘的大車﹐故名"大乘"。
1.宋程顥﹑程頤兄弟為著名理學家。世稱"二程"。顥為大程。頤為小程。
1.形容對發(fā)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1.一周年。
1.赤色旗。
1.天文學術語。指火星離地球最近的時期﹐隔十五年到十七年重復一次﹐因為距地球近﹐這時火星顯得最亮。
1.一種用以搗殺人的刑具。
1.謂蛍蟲。
2.指老虎。
1.謂真正的強者不欺已經服輸的弱者。
1.指高官﹑權臣。
2.指帝位。因其受上天之眷寵﹐故稱。
1.猶大恥。
2.大酋﹐魁帥。
1.指較大的收支事項。
1.舊指儀式盛大的出殯。
1.謂大量施舍錢財。
1.由動脈破裂或內臟損傷等引起的大量出血的現象。
1.見"太初"。
1.大地方。
2.大的方面。
繪畫作文從要處落筆。比喻辦事抓住要害,從大處著眼胸有全局,辦事才能從大處落墨。
1.從大的﹑重要的方面觀察﹑考慮問題。
1.《周易》中解釋經(卦辭﹑爻辭)的傳﹐凡七種﹐即《彖》﹑《象》﹑《文言》﹑《系辭》﹑《說卦》﹑《序卦》和《雜卦》。也稱大傳。
2.漢初伏勝所著《尚書大傳》的簡稱。
1.方言。謂講話時停頓不當﹐引起歧義。
1.俗稱梅毒。軟性下疳等性病在身體表面上形成的潰瘍。
1.重傷。
2.指在軍事上使敵人受到嚴重的損傷。
1.謂鼓樂齊作。
①吹吹奏管樂器。擂敲擊鑼鼓等打擊樂器。眾樂齊奏廳堂上張燈結彩,大吹大擂,熱鬧非凡。②比喻夸大事實極力炫耀他有了一點成績,總愛大吹大擂。
1.法螺﹐僧道作法事用的樂器﹐是一種梭尾螺殼?!睹罘ㄉ徣A經.序品》"今佛世主﹐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后以"大吹法螺"比喻說大話﹐大肆吹噓。
1.古舞名。又為樂府雜曲歌辭名。
1.方言。指春季。
2.方言。指春天播種的作物﹐如水稻﹑玉米等。
1.古寓言中的木名﹐以一萬六千歲為一年?!肚f子.逍遙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曰"木﹐一名橓。橓﹐木槿也。"郭慶藩集釋"案《齊民要術》引司馬云木槿也﹐以萬六千歲為一年。一名蕣椿。與《釋文》所引小異。"后用以喻指父親。
1.指敦厚淳樸的詩風。
2.謂大體完美。
醇純。大體純正,略有缺點或不足名家也總有不足,只是大醇小疵。
1.佛教語。佛菩薩對眾生廣大的慈善心和憐憫心?!洞笾嵌日摗肪矶?大慈大悲者,四無量心中已分別,今當更略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后形容人心腸慈善。《云笈七簽》卷四"圣人興,大慈大悲,愛若赤子,隨時化生,隨宜救拔。"現多含諷刺意。
1.帝王祭祀﹑諸侯朝覲時臨時休息的大篷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