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松脂作膏油的燈。
1.用瓢量海水﹐從竹管里看天。比喻見識淺薄﹐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片面。
1.隱匿。
1.廲辭。
1.隱語;謎語。
1.指伏兵。
1.綺窗。
1.《周禮》官名。養馬之官。
1.搜索。
1.搜索。
1.廲辭。
1.隱私;隱情。
1.廲辭。
1.墾荒農具。
1.謂割囊竊物。
1.即燕口。因其口似箝籬之形﹐故稱。
1.鉗子。
1.敬愛。
1.舊時官府處理公事作出裁決時所設置的桌子。
清真寺。
星期日(因基督教徒在這一天做禮拜)。也叫禮拜日。
1.同"禮壞樂崩"。
1.用作饋贈﹑貢獻的禮物。
1.樂名。
1.以禮征召。
1.審慎而切實。
1.警誡省悟。
1.戒備防守。
1.戒懼。
2.指使戒懼。
1.警惕和畏懼;戒懼。
1.警戒慰勉。
1.警誡而使醒悟。
1.遙遠貌。語出《詩.魯頌.泮水》"憬彼淮夷。"
2.引申指目標遙遠。
1.憧憬;向往。
1.遠道來集。
1.遙遠貌。
1.覺悟貌。
1.指邊遠地區的百姓。
1.遠道。
1.蛤蟆。
用電臺、汽笛、喇叭等發出的將有危險到來的通知或信號防空~ㄧ臺風~ㄧ降溫~。
1.發放警報信號的器具。用于發放預報﹑警報和解除警報的信號。
1.古代帝王出入時﹐于所經路途侍衛警戒﹐清道止行﹐謂之"警蹕"。
1.謂言論﹑意見等深刻透徹而動人。
1.警戒邊境。
1.機警善辯。
1.即航標。江海中所設置以警戒行船使不遇險的標記﹐如燈塔﹑浮標等。
1.戒備和搜捕。
2.泛指警察事務。
1.警句。
武裝性質的維護社會秩序的國家公職人員。按其任務不同可分為治安、交通、刑事、司法、邊防、消防、戶籍等警種。
1.舊時維治地方治安的警察辦事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