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省視叩拜。
中國通往越南的重要關口。在廣西憑祥市西南中、越邊境處。曾名鎮南關、睦南關,1965年改今名。清末馮子材率軍民在此取得抗法戰爭大捷。湘桂鐵路終點。有鐵路和公路通往越南。
1.為了增進友誼﹑交流經驗﹑提高技術而舉行的體育比賽。
語出《書·君陳》友于兄弟。”指兄弟之間親近友愛◇以友于”代指兄弟喜見友于。
1.知心好友;朋友。
1.與正直的人交朋友。
1.幫助。語出《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1.亦稱"友"。亦作"有子"。
2.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
3.喻指官職或權力。
1.謂有文件可查考。形容證據確鑿﹐無可否認。
1.同"有案可查"。
1.指諸侯。亦泛指國家。
1.見"有庳"。
1.北方寒冷荒涼的地區。有﹐詞頭。
1.事先有準備就可以避免災禍。
1.亦作"有本有源"。
2.謂有根源;源源本本。
1.見"有本有原"。
1.見"有庳"。
1.謂說得活靈活現。
1.亦作"有卑"。亦作"有鼻"。
2.古地名。又名鼻墟﹑鼻亭。有﹐詞頭。相傳舜封其弟象于此。故址在今湖南省道縣北。
1.猶得便。
1.有運道﹐幸運。
1.不一﹐有區別。
1.擁有資產的人;富人。
1.猶言有朝一日。
1.謂將來有一天。
1.成功;有成效;有成就。
2.有收獲。謂豐收。
1.有期限;有定額。
1.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1.有知恥之心。
1.謂人有知恥之心﹐則能自我檢點而歸于正道。
1.猶言能收能放;能屈能伸。
1.謂有處置的辦法。
1.有怨言;有正言相告。
1.猶言有定數。
1.有才藝或有道德。
2.指有才藝或有道德的人。
3.謂政治清明。
4.指政治清明之世。
5.有辦法。 6.漢代選舉科目之一。
1.猶常言道;俗話說。
1.有所得;有所領悟。
2.表示程度深或持續時間長。
1.有德行。謂道德品行高尚﹐能身體力行。
2.指有德行的人。
1.猶言所有的;盡著。
2.人或事物的一部分。
1.對準靶子射箭。比喻言語﹑行動有明確的目標。
1.謂所有的。
1.強調很多。
1.有些﹐有的。
1.即有易。有﹐詞頭。
1.猶言有如許或有甚。
2.為甚。
3.盡著﹐聽任。
4.無限。
5.謂心中有數。
1.有一些。表示數量不大或程度不深。
2.稍微;略微。
1.謂有默契。
1.宋時對太學的戲稱。因其齋舍簡樸﹐生活清苦如僧寺﹐故云。
1.猶煩勞。表示請托的客套話。
1.封建時代所提倡的一種事君之道。謂臣下寧可冒犯君上而不可有所隱瞞。
1.猶四方﹐各方。有﹐詞頭。
2.有一定的去向﹑處所。
3.有道;得法。